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论条辨附本草钞或问痉书

伤寒论条辨附本草钞或问痉书

伤寒论条辨》八卷,《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明方有执(1523-1593)撰。方有执字仲行,歙县(今属安徽)人。因两次以中风、伤寒丧妻,五次以惊风殇子,故发愤学医,致力于医学研究。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论》数十载。方氏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经王叔和的编次,已有所改移;金代成无己注释时,又多所窜乱,使得后世医者以此为不全之书,置而不习,或沿袭两家之误,更造成失真。于是方氏竭二十余年心力,考求《伤寒论》作者的原意,寻求端绪,重新排比原文,重新编次,逐条考订,故书称“条辨”。后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书成于万历二十年(1592)。共十五万八千字。先以图说,解释六经分证表里关系。卷一至卷五论述六经病证治;卷六为风湿杂病及霍乱、阴阳易差、瘥后劳复病;卷七为辨脉、平脉痉湿暍等;卷八为可汗吐下与不可汗吐下。方氏首倡《伤寒论》错简说,推断宋本《伤寒论》卷一的“评脉法”、“辨脉法”、“伤寒例”诸篇,与卷七至卷十中的“汗吐下”、“诸可诸不可”等篇均为王叔和之言论,非张仲景原作,应加以删削。又认为评脉、辨脉法可羽翼仲景原论,故放在篇末。他调整了篇目,重新排文,订为经十一篇,法三百九十条,方一百一十三条,希图恢复仲景原书旧貌。方氏以为“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伤寒论》)为诸方之祖。”十分重视《伤寒论》之书,为发展仲景之学,著为此书。而仲景《伤寒论》一书经方氏整理编次后,较为系统,重点突出,成为《伤寒论》的另一本,初学者易于掌握。方氏为《伤寒论》研究之重订错简派开山人物,所论虽有偏颇,然对《伤寒论》学习研究尚多裨益,为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文献。书后所附《痉书》,方氏自称是由于“儿女遭惊风历殇者五,厄苦惨痛”的遭遇而发志著述的,颇有心得。故其在《或问》中称:“用药如用兵,兵非可玩之器”,要用之得当,方可取效,又说:“太阳一经,犹边疆也。风也,寒也,风寒俱有也。三病犹三寇,方其犯边之初,南北东西各随所犯,”“御之当各明辨其方法,是故桂枝、麻黄用之在各当其可。”足见其富有临床体会。方氏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其后的喻昌、张其《本草钞》为方氏取仲景《伤寒论》中一百一十三方中所用九十一种药物,加以诠释说明。所引《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书中原文用大字抄录,下用小字注释,论述其功效、主治、相恶、相反、炮制、应用等内容,多为名家之说及方氏心得。方氏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此书为后世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有歙县灵山方氏家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四书句读辨

    一卷。清于光华录。光华字惺介,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是卷以俗师多不辨句读,句读一误便失书理,因举此以正之。其要者,如《大学》“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十五字为一句。《论语》“吾与女弗如也

  • 儒行集传

    二卷。明黄道周(作者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五。《儒行》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其分为十七章。上卷凡八章: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

  • 简平仪说

    一卷。明熊三拔撰。简平仪是熊三拔仿照星盘原理所造,分上下两盘。天盘在下为方版,地盘在上空其半圆,便于合视。两盘之间设枢纽,使可旋转。该书着力介绍使用简平仪观测太阳经纬度、定时刻、定纬度等方法,还简论大

  • 游金牛山记

    一卷。清潘耒撰。潘耒,参见《游南岳记》条。潘耒游至龙阳,闻县令余若山言金牛山之胜,欣然前往。山在县南,距六十里地。金牛本古名道场,形势雄伟轩豁,为历代祖庭,但已芜废百年,僧迹几绝。当时住持鹤岩,二十七

  • 三仓

    一卷。《三仓》亦作《三苍》。汉初,有人将当时流传的字书,秦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合为一书,统称《仓颉篇》,又称《三仓》。魏晋时,又以《仓颉篇》(包括《爰历》、《博学》在内)与

  • 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一卷。清邹伯奇撰。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南海(今属广东)人,诸生,尚著《读段氏注说文札记》等。是编自为文自为注,乃专补《小尔雅》“度”、“量”、“衡”诸篇之作。《小尔雅》此三篇之

  • 古墨斋金石跋

    六卷。清赵绍祖撰。赵绍祖(1752-1833),字琴士,安徽泾县人。著作有《金石文抄续抄》等。本书前无序目,后有嘉庆十四年(1809)其弟赵绳祖作跋。由此可证此书成于嘉庆年间。书中诸跋,自岣嵝碑起,至

  • 庄子集释

    一卷。清郭庆藩(详见《说文经字正义》)撰。前人注解《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

  • 陆氏易解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吴县图志

    清同治年间刊行本。此图为吴县腹地之图。凡分二十七部,为图三百四十二幅。自明季以来,吴县之鱼麟册籍,悉已销毁,为杜绝侵占之弊,同治壬申(1872),邑令高心夔令用冯氏丈田法,以罗盘弓尺,节节实量,缩绘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