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会同县志

会同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孙炳煜等修,黄世昌等纂。孙炳煜,字耀庭,河南荥阳人,进士,光绪元年(1875)任会同县知县。会同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邑令萧标。迄清复肇修于康熙邑令曹兴隆,一续于乾隆县令于文骏,再续于嘉庆县令朱澍。兹编续朱志而作。《重修会同县志》光绪二年(1876)刻本,为十四卷首一卷。首一卷为图考。正文依次为方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典礼志、秩祀志、兵防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艺文志、形胜志、外纪志。此志将食货次于建置,将典礼与秩祀、人物与列女分门而书,井然有序,简洁得体。艺文删削旧本风云月露之冗滥,择其切于事实有关治术建设风化之传记诗文,节录若干篇,别具见识。然其秩官志中之名宦,于记述总督、巡抚等诸大吏中,杂以靖州知州一人,则不伦不类,可谓无识。又如形胜志古迹、陵墓、寺观,而附以风俗,亦显芜杂。

十卷。清于煌、万卜爵修,杨缙铨纂。于煌,浙江归安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署知县。杨缙铨,教谕。旧志始修明万历间,康熙乾隆初二度复修。于煌莅任,时适值郡宪增修志乘,通行各属,采辑遗闻,邑人士踊跃重辑,志成。《会同县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全书共十卷,为:天文、地理、建置、赋役、学校、兵防、秩宦、人物、艺文、杂志十门。此志在前志基础上增修,残缺失序之处,略为厘定,余概从旧。乾隆三年(1738)之后三十余年邑事,复加采辑,考请故老之流传,采诸名山之记载,编章上稍作调整。旧志舆图、地理为二纲,此遵府志以疆域为纲,而舆图、地理并列于内。从旧志地理目中,抽出星野、气候、风候、潮汐、节序数项,汇于天文,置于篇首,地理次之,土产列其内。志内记载了黎族首领峒主王源寿,元代袭土邑长事迹甚详。会同县东二十里多异岭,数山相连,中多怪石,有何鲁岭,东有石岩可望大海,名山海奇观洞,吴隽有《游海潮岩记》、吴者仁有《槟榔赋》俱载艺文志。

猜你喜欢

  • 易贯

    ① 十四卷。清张叙撰。张叙字凤冈,太仓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此书经传次序将“小象”总列于六爻之后,而将“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小象”置后创自宋吴仁杰,大象置于彖传之前创于周燔。而张叙乃以为

  • 禹贡诸家说断

    见《禹贡说断》。

  • 周易讲义

    ①一卷。清王元启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将乐县知县,著有《惺斋杂著》十余种。曾避居鹊山寺中,每研易有得则笔记之,积久成帙。其子王尚珏辑之成书,计说经七十余事,并附录平时所作易

  • 菽园杂记

    十五卷。明陆容(1436-1494)撰。陆容字文量,号式斋,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成化二年进士,官至浙江右参政。除本书外,还著有《式斋集》并行于世。本书为札记文体,

  • 圣证论

    ①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谟(约公元1790年前后在世)辑。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人,王郎之子,司马昭岳父,三国时魏著名经学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议郎、侍中等职,官至中领军,加

  • 六壬大全

    十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作怀庆府推官郭载校,为明代刊本。郭载其人不详。六壬是古代迷信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方法之一,和遁甲、太乙合称为“三式”。六十甲子中有六个壬,即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

  • 虞氏易义补注

    二卷。清纪磊撰。虞翻易学博大精深,但其说支离琐碎,一般人难解其深意。清代张惠言著《周易虞氏义》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但虞氏主纳甲,本于《参同契》,而郑氏则主爻辰,本于《乾凿度》,二者有本质的

  • 掖垣题稿

    三卷。明顾九思撰。顾九思字与睿,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市)人。隆庆进士,曾任丰城知县。以治行第一提拔为户科给事中。官至通政司右通政。《掖坦题稿》为作者任给事中所上奏疏,多切军国大计。其中在户科有一篇,在礼

  • 超然诗集

    八卷。清张远(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超然,号无闷道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幼孤,从母陈氏学习诗书,及至青壮年,学贯经书史集,下笔有奇气,为避耿精忠乱侨居常熟。曾挟策游四方,

  • 五经稽疑

    六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内容包括《易》、《诗》、《书》、《礼》、《春秋》。睦先作《春秋经传辨疑》四卷行于世,后又研读《易》、《诗》、《书》、《礼》四经,有所心得,且述且作,成若干卷,便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