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伏敔堂诗录

伏敔堂诗录

十五卷。《续录》四卷。清江湜(1818-1866)撰。江湜字持正,一字弢叔,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自幼家贫,早年入县学后,屡试不第,曾为幕僚。咸丰十年(1860)得彭蕴章资助,循例纳粟为县尉,候补于杭州。一生郁郁不得志,乃倾全力作诗。病卒于杭州。遗命自拟碑碣:“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江湜兼长书法,善画山水花卉。著有《伏敔堂诗录》及《续录》计十九卷。《伏敔堂诗录》为作者手定,收入诗一千零九十首,卷首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彭蕴章《序》和作者《自序》;《续录》前两卷为作者手定,收诗二百三十二首,后两卷是作者去世后胡澍所辑,收诗一百二十六首。其诗不尚用典,质朴无华,多为写景抒情之作,境多抑塞凄苦,然功力深厚。擅长白描,遣词造意,力脱常径,深为时人所推重。近代陈衍称之为“咸(丰)、同(治)间一诗雄”。有同治元年(1862年)、二年(1863年)刊本。

十五卷。《伏敔堂诗选》不分卷。清江湜(1818-1866)撰。江湜,字弢叔。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诸生。三次应乡试不第。道光二十四年(1844)从殷述斋学使游幕山东。二十七年(1847)彭蕴章为福建学政,入其幕。咸丰二年(1852)还乡,游华亭、青浦,得交青浦熊苏林。熊赞其诗说:“诗自苏、黄以后,难乎为作者。君笔力挽回七百年矣。”(见江湜《〈伏敔堂诗录〉自序》咸丰十年(1860),得彭蕴章资助,循例纳粟为县尉,候补于杭州。其诗不用典故,纯用白描。咸同年间宗宋诗者以其与郑珍、金和并称。陈衍《石遗室诗话》称其为“咸、同间一诗雄也。”著有《伏敔堂诗录》十五卷、《伏敔堂诗续录》四卷,共计存诗一千四百四十八首。此编十五卷。封面由赵之谦题签。卷首有道光二十七年(1847)春彭蕴章《序》、同治元年(1862)作者《自序》及他人题词八则。又《伏敔堂诗续录》卷首有同治二年(1863)作者《自序》,卷末有同治五年(1866)七月胡澍《跋》。《伏敔堂诗录》由作者手定,收诗一千零九十首,按编年体编排,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讫于同治元年(1862)二月。《伏敔堂续录》前两卷为作者手定,收诗二百三十二首,按编年体编次,始于同治元年(1862)三月,讫于同治二年(1863)。后两卷为作者去世后由胡澍辑录,收诗一百二十六首,按年编次,始于同治三年(1864),讫于同治五年(1866)。由于其诗不尚用典,质朴无华,内容充实,颇得时流推崇。所为诗清处见骨,真处入情,兼有诸家之长,而能卓然自成一家。彭蕴章序谓:“古体皆法昌黎,近体皆法山谷,无一切谐俗之语,错于其间,戛戛乎超出流俗。陈衍《石遗室诗话》谓“弢叔近体出入少陵,古体出入宛陵,而身世坎坷,所写穷苦情况,多东野后山所未言。”《诗选》九十七首,不分卷。系民国十三年(1924)常熟言敦源抄写付印。简端有江湜四十九岁小像。陈宝琛题诗云:“百炼千忧见此才,胚胎韩孟冶苏梅。童年失就求诗学,亲见千篇手校来。”诗录有同治元年(1862)福州刻本。

猜你喜欢

  • 辟雍讲义

    一卷。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一卷。清杨名时撰。杨名时详《周易札记》条。《辟雍讲义》是作者于乾隆元年(1736)兼领国子监时所作,《大学讲义》、《中庸讲义》则是根据其读书札记扩充而成的。

  • 青崖集

    五卷。元魏初(1232-1292)撰。初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元世祖时为国史院编修,拜监察御史。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史称初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四

  • 灼薪剧谈

    二卷。明朱承爵(生卒年不详)撰。朱承爵,字子儋,盛年锐志进取,累试不利,遂放弃科第,多购图书,下帷发愤,以古文辞名于世,与唐寅、文征明相倡和。家多藏有鼎彝、名画,著有《鲤退稿》、《灼薪剧谈》等。此书成

  • 同异录

    二卷。明陆深(生卒年不详)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一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

  • 音韵问答

    一卷。清钱大昕撰。钱氏生平见“恒言录”。是编于《潜研堂文集》中摘出问答十五则,并益以《同音假借说》、《古今方音说》、《答严九能书》、《答周松蔼同年书》等,遂成一书。卷末有吴江沈懋德跋语,大略云:三十六

  • 射书

    四卷。明顾煜撰。顾煜字铭柏,自称西神矍圃,按无锡有西神山,则顾煜定是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掇拾群书论射之言,汇而成书。卷首载明代《武科制诏疏议》数条,然后是射法,其次是射式,再

  • 玉虹楼鉴真帖

    二十四卷。清孔继涑辑。孔继涑摹古书皆重石刻,而此多墨迹,间有石本但不常有者,如《黄庭经》、《兰庭序》、《宝晋斋法帖》等皆是。但苏轼《表忠观碑》乃王安石跋,《汝州谢表》、《与方竹逸画竹记》、黄山谷《洛阳

  • 孟子注

    ① 一卷。晋綦毋邃撰,清马国翰辑。邃字及,里爵俱无考。裴駰《史记索隐》两引邃注《列女传》语,《隋书·经籍志》列其书于皇甫谧《列女传》之下,杜预《女记》之上,则邃为晋人无疑。《隋书·经籍志》邃有《孟子注

  • 引年录

    二卷。旧本题靖江朱应鼎(生平事迹均不详)撰。此书前有自序,不著时代年月。据书中引有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明此书作者当为明万历以后人。书中要旨,讲养生之术,所以用“引年”为名。其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天

  • 新编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

    见《伤寒百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