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经注一隅

仪礼经注一隅

二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骏声字丰芑,号允清,江苏元和县(今江苏南部苏州附近)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恩科举人。官黟县训导。咸丰间,以截取知县入都,呈其所著,得赏国子监博士衔。旋迁扬州府教授,引疾未之官。博学多通,尤精文字训诂。《苏州府志》载有其所著录《六十四卦经解》、《尚书古注便读》、《诗传笺补》、《夏小正补传》、《大戴礼记校正》、《说文通训定声》、《经史答问》、《离骚补注》诸书。清国史入《儒林传》,是书也见于志,卷数相同。书的后面有骏声自跋。跋中说到:《仪礼》篇帙佚存十七,昌黎博敏,尚且苦于难读,与其不读,不如漏略,僮家犬子,并非特别聪敏,全经之授,虑艰上口,强涩记诵,耗费时日,妄自根据自己主观臆断,断章节取,纪记注疏,择取其中一部分,聊且作为熟课之用,不应该草率编成,剥裂积,敢忘其咎。(末题“道光己酉允倩私识”。)上卷为《士冠礼》至《大射仪》,下卷为《聘礼》至《有司彻》。(《观礼》后之《丧服》四篇,有目无文。)篇第虽然沿用旧有本经,而每篇经文则作了很多删节。《有司彻》只收录扫堂至乃尸俎,与乃议侑于宾至宗人摈数句,这未免过于省略。是书之注,在篇第下,大多收录注疏本《郑目录》云下一段,如《士冠礼》载童子任职居士位,至于五礼属嘉礼,而删去《大小戴》及《别录》。此皆第一。《士昏礼》载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至于五礼属嘉礼,而删去以昏为期,因而名焉二句,改取其阳往而阴来一句,曰取阳往阴来之义,可能想使童年易晓。凡是《郑目录》云《大小戴》及《别录》第几者,都删去本经正文,删节也很多。如《士冠礼》为期一段,厥明夕为期于庙门之外(经文下为主人立于门东,至摈者告期于宾之家全删),即接陈设一段,夙兴陈服于房中西墉下东领北上。又如《士昏礼》纳采一段,使者云端至下(摈者出请事入告以下皆删),而接宾升西阶当阿东面致命。所删减者虽然属于仪节,然而,古礼精意皆寓,仅仅选取便于易读易晓,对于训蒙的确方便,但无解于失制礼者之意。只有记文仍然罗列在后,还没有移到前面。注解大多取自郑注,也间或有所发明。如郑注谓雁顺阴阳往来,是书则有木落南翔,冰泮北徂。有删改郑注者,如郑注冕服迎者,鬼神之,此注则言亲迎摄盏,而无鬼神之等文。但统论全书,毕竟删多存少,按解经正法,删节已经不可,何况如是书。另外,从不载《丧服》四篇来考查,似乎是书也专门供习“举业”之使用。但如今之学校,则竟然废弃诸经,果真有以是书授私塾者,则远胜于废经,因此,不必责备其删节。此书有朱氏群书本。

猜你喜欢

  • 文选理学权舆

    八卷。清汪师韩(1707-?)著。汪师韩,字抒怀,又字韩怀,号九曜山人、上湖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卒年不详。汪师韩甚推崇李善《文选注》,自称“窃念《昭明文选》,复撰《古今诗苑、英华》毕,而《英华

  • 娄子敬文集

    六卷。明娄枢撰。娄枢,字子敬,河内(今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年(1525年)举人。官至广宗县知县。集中杂著,颇留心经世之学。其论《资治通鉴》,专以首篇命晋大夫为诸侯立论,虽亦有所见。而以此一条遂

  • 郁郁

    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近日风尘恶,怅望乡书早晚回。

  • 诚斋牡丹百咏

    一卷。《梅花百咏》一卷。《玉堂春百咏》一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有燉为明代戏曲、诗文作家。号诚斋。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袭封为周宪王。生平事迹见《诚斋录》文。《牡丹百咏》有宣德五年

  • 胡文忠公传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胡林翼事。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道光进士。卒谥文忠镇压太平天国军的主要人物之一。书中认为林翼吏治勤敏,不如其用兵之坚定,而用兵又不如筹饷之精能,至于爱惜人才,护持大体,

  • 通鉴大感应录

    二卷,清秦镜撰。秦镜,字非台,生平不详,翼城(今山西省翼城县)人,《通鉴大感应录》是秦镜从《资治通鉴》中摘录出一些观点立场鲜明、使人读起来有所感悟的篇目,然后加上他自己的评论写成的一部书,在书前有秦镜

  • 虞氏春秋

    一卷。周虞卿撰,虞卿生卒年不详。战国游说之士。因进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之上卿,受相印,故称虞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抗秦。后因拯救魏相、魏齐、弃相印与魏齐逃亡,困于梁。穷愁

  • 主制群征

    二卷。德意志汤若望(?-1666)撰。汤若望字道未,耶稣会士,生于科隆。1622年与金尼阁神甫来中国,先在北京学汉语,后到西安传教。1630年被召回北京,同意大利耶稣会士罗雅谷绘治天文历法,编成《崇祯

  • 春秋集古传注

    二十六卷 或问 六卷。清郜坦撰。郜坦为江苏淮安人,生卒年及事迹均未详。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书首有《纂例》十五篇,书末有《或问》六卷,申明去取诸家之说的标准。本书所采《春秋》经文皆依《左传》

  • 闰竹居丛书

    二十八种,二十八卷。清观颒道人辑。观颒道人不知何许人。丛书中题观颒道人辑之书有十七种之多。所收著作缺点很多,如《连山归藏逸文》,仅录部分著作所引数条,不能博采群书,存佚补正;《焦氏易林吉语》,原书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