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什邡县志

什邡县志

五十四卷,清纪大奎修,林时春等纂。纪大奎,临川人,举人,曾任什邡县知县。什邡县志创修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县令胡之鸿,仅二十余页。五十九年(1720)县令丁士一重修,规模略具。乾隆六年(1741)县令刘绍邡再修,十八年(1753)知县史进爵又重新纂辑成十八卷志一部,兹编则为续史志而作。《什邡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五十四卷,为:卷一至卷十,星野、图考、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户口、田赋、水利、城池。卷十一至卷二十,关隘、津梁、古迹、公署、学校、祀典、祠庙、风俗、兵制、屯田。卷二十一至卷三十,边防、驿传、铺递、土司、武功、屯练、寺观、盐法、茶法、钱法。卷三十一至卷四十,木政、权政、蠲政、职官、选举、封荫、政绩、人物、列女、隐逸。卷四十一至卷五十,流寓、仙释、方技、古帝王、故宫、陵墓、僭窃、艺文、典籍、金石。卷五十一至卷五十四,物产、祥异、杂识、外纪。此志杂识载耕作、种植、牧养之法,皆史志原本。其审物性、别土宜、纤微毕至,诚为允当。此志将旧志之屯田、边防、驿传、土司、武功、屯练各目删去,则似有不妥。该志尚有道光十六年(1836)增刻本和民国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息庐诗

    一卷。清陶尔穟(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陶尔穟,字颖儒。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一作华亭)人。康熙进士,官葭州知州,工诗词。本集前有曹溶序,称其为人巧极,天工错。颜光敏序,称其七古似青莲、长吉,近体不

  • 广百川学海

    一百三十二种,一百五十五卷。明冯可宾编辑。冯可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丛书在《续百川学海》之后,复又汇辑古今小品著述,仍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共十二册,主要有:明邢云路《立春考》、明沈士谦《明良录略》、

  • 夏小正小笺

    四类。清王贞(生卒年不详)撰。王贞,字彦明,别号月池主人,安徽婺源人。书首有自序,略言:“先民有言,《夏小正》即孔子得夏时于杞之书,汉太傅戴氏尝为之传,合而订为礼书。隋唐以降,有别自为卷行世者。宋政和

  • 岳武穆尽忠报国传

    七卷二十八则。不题撰人,据金世俊“叙”及“凡例”后题署,知编撰者为于华玉。于华玉,字辉山,金坛(今江苏金坛)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任浙江西安、孝乌知县。该书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 潜沧四书解

    一卷。清佘一元撰。一元字占一,号潜沧,山海卫(今河北山海关)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顺从陈龙正,著有《潜沧集》七卷。《潜沧四书解》一书大都推衍师说,往往翻新于旧解之外。如谓《

  • 漆园卮言

    二十四卷。明庄起元(约1625年前后在世)撰。庄起元,字仲孺,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此集大抵为应酬之作,下至吏牍、公移、告示,无不汇录。且编次繁复,目中

  • 洛阳县志

    六十卷,清魏襄修,陆继辂纂。魏襄,大兴籍,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进士,曾任永宁知县,嘉庆十七年(1812)任洛阳县任知县。陆继辂(约1775-1845),字祁生,阳湖(今武进县)人,嘉庆五年(18

  • 都梁草

    二卷。《唱和集》一卷。清于养源(1831-1859)撰。养源,字山堂,江都(今江苏江都)瓜州人,祖籍江苏仪征县。于养源幼聪颖、工诗文,屡应童子试不中,后随父幕游于滁、泗,侨居盱山,志图进取。咸丰年间,

  • 南皮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马士琼修,吴维哲等编,汤淳等纂定。马士琼,字书湖,四川西充人,曾任南皮县知县。吴维哲,字竣之,号茹庵,南皮县人,曾任汝阳县知县。汤淳,字润生,号似庵,南皮县人,顺治进士。南皮县志于明

  • 黄山诗留

    十六卷。清法若真(1613-1696)撰。法若真,字汉儒,号黄石,又号黄山。胶州(今属山东)人。顺至三年(1646)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官至浙江按察使、江南右布政使。康熙九年(1670)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