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人间诗话

人间诗话

二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事迹见《南唐二主词校》辞目。此书为论词之作,系著者重要的文学论著,为近代最著名的词话。它突破了清代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的局限,独树一帜,而以“境界说”为中心。它开宗明义地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提出:“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这部词话总结了历代论词和词的鉴赏的经验,也受到了西方叔本华哲学观点的影响。《人间词话》最初刊载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之《国粹学报》,共六十四则,由著者手定以后出版过多种不同版本,一卷本六十四则,有以下几种:1926年北京朴社本,俞平伯标点;1928年文化学社本,书名《人间词话笺证》,靳德峻笺证;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本,书名《人间词话》,靳德峻笺证,蒲菁补笺。二卷本有以下几种:1928年《海宁王忠悫公遗书》本,罗振玉编:上卷六十四则,与《国粹学报》所刊相同;下卷四十八则,系赵万里从王国维《人间词话》未刊稿中录出,初刊于1927年《小说月报》第十九卷三号;全书共一百一十二则。1937年南京正中书局版《人间词话讲疏》,许文雨编著,一百一十二则。1981年齐鲁书社本,书名《人间词话新注》,滕咸惠校注:上卷名为《人间词话》,收词话一百二十六则;下卷名为《人间词话附录》,收王国维零星词论二十八则;共收词话一百五十四则。三卷本有:1940年开明书店徐调字《校注人间词话》,收词话一百三十则;1947年重印本,收词话一百三十七则。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书名《人间词话》,王幼安校订:卷一《人间词话》收词话六十四则,卷二《人间词话删稿》收词话四十九则,卷三《人间词话附录》收词话二十九则,共收词话一百四十二则。此外,1983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姚柯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分《人间词话》(本编)收词话六十四则,《人间词话》(删稿)收词话四十九则,《人间词话》(附录)收词话二十九则,《人间词话》(拾遗)收词话十三则,共计一百五十五则。

猜你喜欢

  • 原始秘书

    十卷。明宁王权(生卒年不详)撰。宁王权生平亦不详,著有《汉唐秘史》。本书体例与《事物纪原》相类似。但其内容多有荒谬之处。如谓丑妇始嫫母,妒妇始尹吉甫妻,淫妇始柳宗元河间妇者,不一而足。再如自缢始申生,

  • 江阴季氏家乘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清代江苏江阴季氏父子孙一家之事实。季熙生季麟,季麟生芝昌,芝昌生念诒。熙以布衣授徒终身,麟官至知具,芝昌官至军机大臣外任闽浙总督,念诒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当为念诒所编。现有同治年

  • 内务府掌仪司现行则例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编纂年月。但据书中所载推断,当成于同治年间。是书第一卷为建设公廨,额定员役、备阅祝文、殿内燃香、宫内设乐、筵宴、筵棹、奉先殿大祭、先蚕坛等各项,第二卷为坤宁宫祭神事例、寿皇殿事

  • 百花洲集

    二卷。明邓云霄撰。邓云霄,字元度,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著有《解弢集》(已著录)等。此集乃云霄官长洲时所作,故以百花洲为名。其诗近体居十之八九。确

  • 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

    八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嘉时期著名学者。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治学颇广

  • 赤水元珠

    三十卷。明孙一奎(1522-1619)撰。又名《赤水玄珠全集》、《孙氏医书三种》。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休宁县(今属安徽)人。因父病而立志学医,先师从汪机的弟子黄古潭,又研究经典医著及诸大

  • 宋元本行格表

    二卷,附一卷。清江标编。江标(1860-1899),字建霞,号萓圃,一号师许,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其督学湘中时,有感宋元刻版、诸家簿录散布难稽,遂

  • 读仪礼日记

    ①不分卷。清于鬯(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鬯字醴尊。松江府南汇县(属今上海市)人。优廪生。此书也是《学古堂日记》之一种。本书包括考《士冠礼》三条、《乡饮酒礼》二条、《乡射记》一条、《大射仪》一条、《聘礼

  • 岭上纪行

    一卷。明彭孙贻撰。彭孙贻,字仲谋,江苏海盐人,此编纪自海盐入赣往返行程,为日记本,记当时乱后凄凉情状,兼及金声桓、王得仁倡乱事。

  • 泉志

    十五卷。宋洪遵(详见《翰院群书》)撰。是书汇辑历代钱币之图,共分为九品。对中华历代以及外国钱币,凡有文字记载,形象可绘者,无不毕收,颇为详博。然而中华历代钱币,后代不能全部流传下来。书中所记,有的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