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京口变略

京口变略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此书记弘光年间史可法有部将四人,为刘肇基、陈可立、张应梦、於永绶。其中於永绶最为桀黠,统骑兵百余,舟二百,令暂住京口。而於永绶与浙抚所调都司黄之奎部不合,渐成水火,发生冲突。於永绶部射杀浙兵守备李大开,并乘机恣行焚掠,蹂躏乡民。城中火光三日不绝,所掳财物以百万计,炮毁西城一角。兵乱之时,道府募得诸生高姓,赉书冒险达史阁部,史可法遂发救兵,追杀於永绶部二十余人,生擒十人,夺其所携辽妇八口,沉其船六艘,溺者约百人,兵乱旋被平息。其间又捕杀宜兴乱民六人,擒获常州谋逆者三十余人。书中未系年号,所记事件发生在弘光乙酉(1645年)六月,仅数页。《京口变略》有《扬州变略》附刊本,《甲申纪事》本,《荆驼泣血录》本,《痛史》本。

猜你喜欢

  • 纪钱牧斋遗事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末清初钱谦益事迹。现有《痛史国变难臣抄》附刊本。

  • 澄清堂帖

    十卷。不著刻者姓名。该帖以甲、乙、丙、丁等十天干为分卷标志,现仅存前五卷王右军书。由于该帖直到清乾隆时才有论及,明以前未见著述,故对该帖真伪各执一词。董香光等认为是南唐时刻,程南村则认为是宋人伪帖。据

  • 尔雅补释

    三卷。今人汪柏年撰。汪柏年字青在,浙江省桐乡人。是书卷首有无锡钱基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序,谓“汪生青在从余受《诗》、古文辞,而经学则得法于吴县曹叔彦太史、余杭章太炎先生。《周易》、《尚书》、《

  • 四书集注管窥

    二卷。清赵大镛撰。赵大镛字笙南,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是书首有胡承洪、赵绍袒二序。承洪序称其“训释字义,仿陈北溪《发明章句集注》,多融会全书,彼此互证”。绍祖序称其“能荟萃宋诸大儒之说,以发明《朱

  • 古写隶古定尚书残卷

    一卷。本书为《隶古定尚书》的残卷,发现于敦煌石室之中。共有《周书》中之《洪范》、《旅獒》、《金縢》、《大诰》、《微子之命》五篇,中间有些残佚现象。以现存者与《史记·宋世家集解》所引孔《传》相校,二者基

  • 说文古籀补

    十六卷。清吴大澂(1835-1902)撰。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广东、湖南巡抚。甲午之战,督师山海关,兵败革职。家藏古器物甚多,精于

  • 墨池编

    六卷。北宋朱长文(生卒年不详)撰。朱长文,里贯不详。朱长文还著有《吴郡图经续记》、《续书断》等书。是编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而博采前人之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其中

  • 读诗辨字略

    三卷。清韩怡(生卒年不详)撰。怡丹徒(今属江苏)人,生平无考。是书就经传记文诸书所引毛诗,分辨其字之异者,而定所从,尤严于字体。认为凡经传中字而《说文》中无者,皆俗字,而尽量求其古文古字以订证之——或

  • 毛诗重言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字翚山,山东安丘人。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生平详见“说文释例”。是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辑录《毛诗》重言词,下篇辑录多为附音词,凡五百六十一言。内容体例与《叠雅》相类,注释简明

  • 字学订讹

    二卷。明李当泰(生卒年不详)撰。当泰字元祉,泗州(今安徽泗县)人。万历丁未(1607年),殷城黄吉士督学江南,命当泰合张位《问奇集》、焦竑《字学》二书,纂为一编,遂成此书。首为六书大略,终以俗用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