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交泰韵

交泰韵

一卷。明吕坤撰。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又号心吾,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授襄垣知县,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再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后召为左佥都御史,迁邢部左、右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因上疏言国事被劾罢职。卒于家。天启初赠刑部尚书。另著《四礼疑》、《四礼约言》等。吕氏鉴于传统反切难以掌握,遂从实际口语出发,改变七音三十六母、十三门十六摄等拼切字音之法,主张“信口便是法门”,纯从唇吻制作反切。‘是编乃所立切韵简要之法,仅有序文、凡例、总目,而未及成书。然书之体要则已具括于是”(《四库全书提要》)。“未及成书”的是韵书部分,“总目”是一部韵图,成于万历癸卯(1603年)。称“交泰”是取天地相交之意,杂有理学观念,谓反切上下字“上下呼应”如天地相交。他去掉助纽字(如“经坚”等),用切合实际读音的反切上下字直接拼切。吕氏所定反切条例主要是“切字之体,二字切一声,凡平声字,二切皆以平声;上声字,二切皆上声…”他强调以同调(特别是阴、阳平)字为反切字,如“通”字本作他红切,他改作他翁切。他的反切重阴阳和分平上去入四声,上下字之间注意搭配,同韵同调的字用相同的切下字,而平声字则以入声字为切上字,入声以平声为切上字。《四库全书提要》云:“其法于平声之字各以阴阳相切,如‘同’字旧用徒红切,‘通’字旧用他红切,坤则以为‘他红’二字仍切‘同’字,不切‘通’字,改‘通’字为他翁切。又上去二声各以本声为母,如‘宠’字用楚陇切,‘送’字用素瓮切之类。平入二声则互相为母,如‘空’字用酷翁切,‘酷’字用空屋切之类。”吕氏分二十一个韵类,所依据的是当时的实际口语。入声韵配阳声韵。吕氏说有九韵四声齐备,十二韵仅有三声,如是则共有七十二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其“分部纯用河南土音,并盐于先,并侵于真,并覃于山,支微齐佳灰五部俱割裂分隶,则太趋简易。”分声调为平上去入,平声隐含阴阳两类。韵图以韵类为纲,一韵之内再分为阴阳。每图纵列平上去入四声,每字之下注明反切,一类字之后列“外附”,收录来自外韵的字;列“内附”,收录认为本属同类的字。吕氏云:“本韵不叶而寄于他韵之末者,谓之外附;本身不叶而寄居本韵之末者,谓之内附。”《交泰韵》语音系统的基础是“中原雅音”,即当时河洛一带的语音。吕氏说:“余所收以中原雅音为主。”“河洛不南不北,当天地之中,为声气之萃。我朝《正韵》,皆取裁焉。”这种“中原之音”是明代共同语的正音(雅音),是官方语音。吕氏云:“高庙(明太祖)召诸臣而命之云:韵学起于江左,殊失正音。须以中原雅音为定……万历中,余侍玉墀,见对仗奏读、天语传宣,皆中原雅音。”《交泰韵》有《吕新吾全集》本。

猜你喜欢

  • 柏堂集前编

    十四卷。《次编》十三卷。《续编》二十二卷。《后编》二十二卷。《余编》八卷。《补存》三卷。《外编》十二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号柏堂,学者称“柏堂先生”,安徽桐城人。性颖敏

  • 钟鼎篆韵

    七卷。元杨銁(生平不详)撰。杨銁字信文,临江(今江西清江)人。是书系夏商周彝器文字之汇编,依《唐韵》编辑而成。共采金石器物三百零八件,凡四千一百六十五字,计上平九百五十七字,下平六百八十二字,上声一千

  • 左传古本分年考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春秋》经与《左传》原本各自为书,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将经传合而为一,分《左传》之文于经文之下。而《左传》之文本来就不是每年各一篇,往往一篇中有几件事,一

  • 四书说略

    四卷。清王筠撰。王筠字菉友,山东安邱(今山东安丘)人。官山东宁乡知县。是书《大学》一卷、《论语》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一卷。前有自序,言“当年所读先儒之说遗忘殆尽,独存一己之私见。即其不背朱注者

  • 孝经合解

    二卷。清陈治安编辑。陈治安字道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官河南襄城县知县。是书首有治安自序,又有丛说七条,并举阐发经义者周敦颐、程颐、程颢、张栻、朱熹、司马光、陆九渊、刘翚、范祖禹、王祎、曹端、薛瑄

  • 蕉轩随录

    十二卷。清方浚师(生卒年不详)撰。,方浚师字子严,咸丰举人,官至永定河道。此书杂记一些遗闻琐事,还有一些经史考证、诗文评论方面的内容。全书每卷有目次,记载较为杂乱,书中观点反对清代学者黄宗羲、阎若璩、

  • 春秋说

    三十卷。洪咨夔(1176-1236)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

  • 荷花荡

    二卷。清马佶人(约1636前后在世)撰。马佶人,字更生,一字亘生,或谓字吉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传奇作家。著作有《梅花楼》、《荷花荡》、《十锦塘》、《索花楼》等。《荷花荡》又名《墨莲盟》,

  • 仲氏易

    十三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又称初晴,又因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起初,奇龄之兄锡龄精通《周易》,但未著书

  • 诸史提要

    十五卷。宋钱端礼编撰。端礼字处和,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少以恩荫入仕,官至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等,生平业绩详见《宋史·钱端礼传》。所撰《诸史提要》,乃采摘各史书之精华汇集而成,包括《史记》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