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交泰韵

交泰韵

一卷。明吕坤撰。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又号心吾,宁陵(今河南宁陵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授襄垣知县,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再迁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后召为左佥都御史,迁邢部左、右侍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因上疏言国事被劾罢职。卒于家。天启初赠刑部尚书。另著《四礼疑》、《四礼约言》等。吕氏鉴于传统反切难以掌握,遂从实际口语出发,改变七音三十六母、十三门十六摄等拼切字音之法,主张“信口便是法门”,纯从唇吻制作反切。‘是编乃所立切韵简要之法,仅有序文、凡例、总目,而未及成书。然书之体要则已具括于是”(《四库全书提要》)。“未及成书”的是韵书部分,“总目”是一部韵图,成于万历癸卯(1603年)。称“交泰”是取天地相交之意,杂有理学观念,谓反切上下字“上下呼应”如天地相交。他去掉助纽字(如“经坚”等),用切合实际读音的反切上下字直接拼切。吕氏所定反切条例主要是“切字之体,二字切一声,凡平声字,二切皆以平声;上声字,二切皆上声…”他强调以同调(特别是阴、阳平)字为反切字,如“通”字本作他红切,他改作他翁切。他的反切重阴阳和分平上去入四声,上下字之间注意搭配,同韵同调的字用相同的切下字,而平声字则以入声字为切上字,入声以平声为切上字。《四库全书提要》云:“其法于平声之字各以阴阳相切,如‘同’字旧用徒红切,‘通’字旧用他红切,坤则以为‘他红’二字仍切‘同’字,不切‘通’字,改‘通’字为他翁切。又上去二声各以本声为母,如‘宠’字用楚陇切,‘送’字用素瓮切之类。平入二声则互相为母,如‘空’字用酷翁切,‘酷’字用空屋切之类。”吕氏分二十一个韵类,所依据的是当时的实际口语。入声韵配阳声韵。吕氏说有九韵四声齐备,十二韵仅有三声,如是则共有七十二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其“分部纯用河南土音,并盐于先,并侵于真,并覃于山,支微齐佳灰五部俱割裂分隶,则太趋简易。”分声调为平上去入,平声隐含阴阳两类。韵图以韵类为纲,一韵之内再分为阴阳。每图纵列平上去入四声,每字之下注明反切,一类字之后列“外附”,收录来自外韵的字;列“内附”,收录认为本属同类的字。吕氏云:“本韵不叶而寄于他韵之末者,谓之外附;本身不叶而寄居本韵之末者,谓之内附。”《交泰韵》语音系统的基础是“中原雅音”,即当时河洛一带的语音。吕氏说:“余所收以中原雅音为主。”“河洛不南不北,当天地之中,为声气之萃。我朝《正韵》,皆取裁焉。”这种“中原之音”是明代共同语的正音(雅音),是官方语音。吕氏云:“高庙(明太祖)召诸臣而命之云:韵学起于江左,殊失正音。须以中原雅音为定……万历中,余侍玉墀,见对仗奏读、天语传宣,皆中原雅音。”《交泰韵》有《吕新吾全集》本。

猜你喜欢

  • 心矩斋丛书

    八种,三十三卷。清蒋凤藻(详见《铁华馆丛书》)。蒋凤藻曾刊有《铁华馆丛书》、专影刻宋本古籍。《心矩斋丛书》所收为明清学者考订经史的著作,如清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四卷、清邵晋涵《南江札记》一卷、清严可

  • 逆降义

    一卷。南朝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颜延之,字延年,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少孤贫、好读书,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齐名。宋初为太子舍人,历始安、永嘉二郡太守、秘书监、光禄勋太常,孝

  • 真如子醒言

    九卷。明王化隆(生卒年不详)撰。王化隆自号真如子,广汉(今四川省广汉县)人。由贡生官主簿。此书九卷,分天道、地道、人道、懋修、订学、钩元、彝典、齐治、均平九篇,每篇又各分章,体例采用问答的形式。内容颇

  • 无上秘要

    一卷。作者不详。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有此书,称“元始天尊说”。此本所收,仅数十则,而且次序杂乱。书中所述,要旨是推演尸解之术,又涉及火解、兵解之术等,其说荒诞不经。书中还有司命东乡君之语,并提及张

  • 词家辨证

    一卷。清李良年(1635-1694)撰。李良年生平事迹见《秋锦山房词》。两宋以来笔记诗话中,论词甚多,良年因辑录之。前无序目,内无标题,采辑既不完备,体例亦芜杂不伦。如第九叶《醉翁琴趣》外篇一节,见于

  • 礼部韵略

    五卷。宋丁度、李淑等人修撰。丁度(990-1053)字公雅,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祖籍恩州清河(今河北清河县)。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官至尚书右丞。卒赠吏部尚书,谥文简

  • 奚囊蠹余

    十八卷。明张瀚(约1550前后在世)撰。张瀚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其生平详见《台省疏稿》条。此集共十八卷。其中赋一卷,诗九卷,记一卷,杂著一卷,墓志二卷,行状、行略一卷,祭文一卷,书二卷。张瀚于万历(

  • 靳文襄奏疏

    八卷。靳辅撰。靳辅(1633-1692),清辽阳(今属辽宁)人。隶汉军镶黄旗,字紫垣。顺治六年(1649)由官学生笔帖或选为翰林院编修,后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十年(1671)巡辅安徽,十六年任河道总督

  • 四书小注约编

    四十卷。清郑士范(详见《春秋传注约编》)撰。士范喜讲程朱之学,早年读《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朱子或问》,参之《语类》、《文集》,撰《朱子约编》一书。及读明《永乐四书章句大全》,病其于朱注下双行小注繁芜

  • 敬义录

    一卷。清代黄文澍撰。全书也是《石畦集》中之一,主要是以叙述程朱学派理论来批驳陆王一派学说,书中有些地方论述不够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