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今文古文考

五经今文古文考

一卷。清吴陈炎(生卒年不详)撰。吴陈炎字宝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少负诗名,毛奇龄、朱彝尊都为之倾倒。中年与王士祯、宋荦友善,宋荦曾以国士见称。后出知荏平县,不久罣吏议归。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三传异同考》等。《异同考》一书《四库存目》收录,但以作者为吴陈琬,误。本书对古文、今文之别,殊不了了,认为从漆书、蝌蚪文而变为大篆,由大篆而变为小篆,由小篆而变为隶书,至唐代卫包才改古文为今文。按:古文、今文之说,起于西汉,今文就是隶书,不可能到唐代才由卫包加以改变出来。论《易》标举贾氏、郑氏、王氏的异同,这是古本不同于今本。论《尚书》,认为古经十六卷,就是张霸伪古文书二十四篇。论《诗》,说孔子删诗,有删去一章、一两句乃至一字的。论《春秋》,认为《春秋》原经是古文,《三传》混称为《春秋》的是今文。论《礼记》,认为《中庸》、《大学》、子思、曾子之论,不能附于《礼》篇,尤为谬妄。其中且涉及朱熹《诗集传》、胡氏、程氏《春秋传》、王氏《周官新义》,这些与古文、今文之事无关。要之,吴陈炎对于经学全然懵无所知,只是信手摭拾,难怪抓不住题旨。有昭仪丛书本,赐砚堂丛书新编本,后知不足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狂夫之言

    三卷。续狂夫之言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书名《狂夫之言》,取自汉晁错传中之语。此书内容为杂论古今得失,才辨颇为纵横,但见解往往失之偏颇。如他说佛家能养鳏寡孤独;又说颜子端居不动是在

  • 留春草堂诗钞

    七卷。清伊秉绶(1754-1815)撰。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墨庵,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员外郎。嘉庆三年(1798)为广东惠州知府,后任扬州知府。工书,尤擅隶书,

  • 春秋地名异文考

    二卷。清叶德辉(详见《周礼郑注改字考》)撰。该书考证《春秋》三传所载地名异文,分上下二卷。上卷列《春秋》三传经文异文,下卷列传文与群书异文。大体上以《左传》为主,附载《公羊》、《穀梁》二传及群书之文,

  • 诒经堂续经解

    一千四百三十六卷。清张金吾(1787-1829)编。张金吾字慎旃,一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张海鹏之侄,与同乡陈揆友善。少孤,天性聪颖。少时便好学古诗文,及长,读书于“照旷阁”藏书楼,便博览群书

  • 论语发疑

    四卷。清顾成章撰。成章字咏植,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是书前有金保泰序,中多创解,如“其为人也孝弟”,谓“为”读去声,“仁”作“人”。又如“曾参字子舆”,谓“参”乃“骖”的通用字。古人名字文义相属,

  • 凤川先生文集

    三卷。明刘良臣(约1501年前后在世)撰。刘良臣,字尧卿,别号凤川。河东芮城(今山西芮城)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官杨州府主簿,改平凉府。良臣自为诸生好为古文辞,二十岁即应明经科考

  • 茶经

    三卷。唐陆羽(733-804)撰。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号东冈子,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上元初年隐居苕溪,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皆不就职。闭门著书,不时独行

  • 定远县志

    十二卷,清杨慧修,孔传庆、朱昆玉纂。杨慧,字定生,江苏金匮人,荫生,清道光初年来知定远县事。定远县志,始于明弘治十一年,嘉靖十四年知县高鹤重修之,然记载简略,《四库总目》尝举其体例冗杂,非成志体。自有

  • 东西两晋志传

    十二卷。不题撰人。据序,知编撰者实即序作者杨尔曾,此说亦有存疑。杨尔曾,字圣鲁,号雉衡山人,又号夷白主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小说家,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作品有《东西两晋志传》、《东西两晋演义》、

  • 道乡集

    四十卷。宋邹浩(1060-1111)撰。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为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时,为右正言,累上疏数章惇之不忠,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