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代诗话

五代诗话

十二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生平详见《唐诗三昧集》辞目是书原为清代王士祯编辑的十二卷秘本,“未及成书,不精不详”;后由郑方坤删补为十卷,“复者芟之,舛讹者订正之”,“抄撮丛言,增益其所未备”,刊行于世。书前有三篇序文及郑氏的“例言”。第一卷“国主宗室”,第二卷“中朝”,第三卷“南唐”,第四卷“前蜀、后蜀”,第五卷“吴越、南汉”,第六卷“闽”,第七卷“楚、荆南”,第八卷“宫闺、女仙鬼、缁流”,第九卷“羽士、鬼怪”,第十卷“杂缀”。全书辑录了见于唐代以后各种典籍中的关于五代时期诗歌的大量资料,既有如司空图、杜荀鹤、冯延巳、韩偓、韦庄等重要诗人的事迹及他们的诗词作品,也记载了许多不出名的诗人、诗作和轶事,包括口头流传的民谣、杂歌,颇为详备。在“例言”中,郑方坤特别推重司空图的人品和诗论,第二卷“司空图”条篇幅也较大,并且都是郑氏的补录;“例言”还对五代时期的诗词作了概述。王士祯的作品语言力求华美,尽量选用明隽圆润的辞藻,打磨得流畅清秀;风格讲究清远冲淡,自然入妙。在创作上,写下了大量的“神韵”诗,其艺术风格是多样化。是书《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有咸丰元年(1851)本;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935-1937)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释地

    一卷。四书释地续一卷。四书释地又续二卷。四书释地三续二卷。总称《四书释地》。清阎若璩撰。阎若璩事详《古文尚书疏证》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疏于地理人物考据,亦间有训释经义不当之处,阎氏遂作此书以补其缺

  • 两罍轩彝器图释

    十二卷。清吴云撰。吴云,详见《二百兰亭斋收藏金石记》条。吴云少从张廷济、徐渭仁等游,留意金石之学。所藏彝器百余,皆图其形式,释其文字。卷一、二为商器,卷三、四、五、六、七、八为周器,卷九为秦、汉器,卷

  • 纲常懿范

    十卷。明周是修(1353-1402)撰。周是修初名德,字是修,后以字行。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建文年间为衡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陈说国家大计。燕王朱棣兵攻

  • 石渠宝笈

    四十四卷。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庄有恭、裘曰修、陈邦彦、观宝、董邦达等人奉敕编撰。时乾隆九年(1744),与《秘殿珠林》同时稍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为乾隆十九年。此书最先为“上谕”,次为

  • 阳明先生别录

    十四卷。明王守仁(1472-1529)撰。守仁为明代诗文作家、哲学家。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因忤宦官刘瑾,杖阙下,谪贵州。后起为南刑部

  • 御定全唐诗

    九百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定。此集为唐代诗歌总集。又称《全唐诗》。系清彭定求、沈二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鋐、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俞梅等十人,在曹寅组织下奉敕,以季振宜

  • 学庸示掌

    不分卷。清汤西箴撰。是书首有其兄汤自超序及凡例。大旨遵朱注,兼参众家。但不载朱注。所采众家之说,也不标明姓氏。偶尔抒发己见,则以“按”字加以区别。逐字逐句,分疏意义,以便初学。于章首揭明书旨,章后申明

  • 经史百家杂钞

    二十六卷。清曾国藩(1811-1872)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咸丰、同治间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标榜程朱理学,

  • 五经稽疑

    六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内容包括《易》、《诗》、《书》、《礼》、《春秋》。睦先作《春秋经传辨疑》四卷行于世,后又研读《易》、《诗》、《书》、《礼》四经,有所心得,且述且作,成若干卷,便把已

  • 横山遗集

    二卷。明徐爱(1487-1517)撰。徐爱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出为祁州知州,迁南京工部员外,历郎中。徐爱任祁州期间,致力于地方的强盛,救济贫困,整治治安,为祁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