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麓漫钞

云麓漫钞

十五卷。南宋赵彦卫(生卒年不详)撰。赵彦卫字景安,绍熙(1190-1194)年间曾任乌程长官,又任徽州通判。此书卷首有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自序,题曰新安郡守。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据自序称,此书初名《拥炉闲纪》(卷首不知何人序又称《拥炉闲话》),本止十卷,先刻于汉东学宫,后任新安郡守,并刻后五卷,始易名为《云麓漫钞》。书中记载宋时杂事大约十分之三,考证名物者大约十分之七。所记秦桧父子之事,殊无贬词;而枉杀曲端一事,不以张浚所为,而独归王庶,又称曲端有反状,与各书记载皆不同。全书考证赅博,但也有偶然纰漏者,如谓《论语》翔而后集,当作一雉,不知诗如集于木,春秋外传独集于枯,家语有隼集于陈庭,皆非群栖之义;又谓魏之如姬乃取尊如王姬之意,不知古有如姓,而宋玉之赋神女,吕不韦之奉异人,战国之时,以姬为媵侍美称久矣;再如,芙蓉花根为断肠草,乃陶宏景《名医别录》之说,而赵彦卫则引为老圃之言以解李白诗;《周礼》冬官散在五官,乃俞庭椿复古之说,赵彦卫却称为独见;又以孟婆为元冥之配;以阿房宫之“阿”为阿娇、阿连之“阿”;以诗不显文王证太宗派下赵不衰等命名之非;寿亭侯印一条,又与三国志刺谬;米元章评书一条,与所作书史互异,皆不能知其依托,均为瑕疵。但可取之处仍多,如,辨十八学士图乃钦宗画赐张叔夜、李纲,误题为阎立本,又开元亦有十八学士,不只太宗时有;辨以黑为卢即尚书卢弓之训,非北方土语;辨行香非国忌之礼;辨《史记》龟策传诸兆之名;辨王献之保母墓砖之伪;辨《博古图》误驳《三礼图》;辨王莽律权石;辨罗靖碑非父子同名;辨墓祭己见周礼;辨萧翼无赚兰亭事等,皆言之有据,足资考证。吕大防《长安图》,原书已佚,赖此书存其大概。唐朝制科之名目以及宋送迎金使之经费等,皆他书所未详。尤其是有关宋金关系史料,弥足珍贵。可供治文史者参考。此书除开禧二年刻十五卷本以外,又有朱彝尊曝书亭所钞十卷宋本,说明宋本原非一种。今传本也不一致,《涉闻梓旧》、《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从书》等丛书本作十五卷,《稗海》、《笔记小说大观》本作四卷,宛委山堂《说郛》节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旧小说》收入一列。《丛书集成初编》据《涉闻梓旧》本影印,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周礼序官考

    一卷。清陈大庚撰。大庚字子坚,江苏常熟人,清中叶诸生。是书末有其舅张海鹏跋。此书本沈彤《周官禄田考》而作,专就序官,为之分别条理,列举阶级人数。凡备公卿中下大夫上中下士者为乡老,居首。冢宰至司寇备卿中

  • 狂狷裁中

    十卷,明杨时伟撰。作者生卒年及生平不详,著有《正韵笺》、《春秋编年提要》、《诸葛忠武书》等。《狂狷裁中》上起战国,下迄金元,选取忠臣孝子志士仁人之事予以论评。书前作者自序道:“凭虚不如履实,异撰不如庸

  • 考古辞宗

    二十卷。明况叔祺(生卒年不详)编。况叔祺字吉甫,高安(今属江西)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本书以浦南金所编《修辞指南》为蓝本,而增抄《文选》双字类要于各类之下。一切分目体例及每类的前半部

  • 四书引左汇解

    十卷。清萧榕年编辑。榕年字霞村,山东莱芜(今山东莱芜)人。是书首有王采珍序,又有榕年自作例言。是书卷一至卷七为《论语》,卷八为《大学》、《中庸》,卷九至卷十为《孟子》,凡四书中记人记事分见于《左传》者

  • 李义山诗集

    三卷。唐李商隐(公元813-858)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又作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诗人,官至县尉,秘书郎和工部郎中。因受牛僧孺,李德裕竞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

  • 论语郑注

    十卷。清宋翔凤(1776-1860)辑。宋翔凤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一生辑著颇丰,合为《浮溪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郑玄注。《论语郑注》梁、陈时与何氏并立于学官,但郑学

  • 尔雅释地四篇注

    四卷。清钱坫撰。作序云:“名者,实之徵。古人之言,何尝虚造;率以鄙见就所遐瞻,括成卷册,愧非孙、樊所及道、郭君所及推。”《尔雅》中《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四篇,各家注释仅随义解释,并不明

  • 明苏爵辅事略

    一卷。清苏泽东辑。泽东字选楼,广东东莞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苏爵辅名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崇祯时曾任户部员外郎。唐王永历时任东阁大学士。唐王死后,他与何吾驺等在广州拥立唐王之弟聿,被封为建明伯,掌兵部

  • 将苑

    一卷。旧本题汉诸葛亮撰。考此书宋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见著录,至南宋尤袤(1127-1194年)《遂初堂书目》始见著录。明王士骐编《诸葛亮集》将其收入。此伪托之迹甚明,不待深辨,当是宋人之作。《四库提要》云

  • 书序略考

    一卷。未题撰述者姓名。在每条之下都有“举案”二字,可能是清代学者方世举。此书也没有序例,大略是根据《史记》来证《书序》。认为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家书及序都载于《史记》。《史记》没有记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