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文类聚
亦称《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集,别集三十二卷,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遗集十五卷。其前集、后集、续集、别集,为宋祝穆(生卒年不详)撰。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建阳(今属福建)人。幼孤,与其弟曾受业于朱熹。性行温淳,用心于学问。著有《方舆胜览》。新集、外集,为元富大用撰。富大用字时可,四川南江人。遗集,为元祝渊撰。祝渊字宗礼。祝穆之裔孙。与作《古赋辨体》之祝渊同姓名。其书中所载制度沿革,二书皆至元初而止,时代亦相符合。但是作《古赋辨体》之祝渊,字君泽。虽同姓名,而实非一人。祝穆在南宋淳祐间,已近垂暮之年,将一生读书笔记,仿《艺文类聚》,《初学记》的体例,加以整理、编辑成此书。分前、后、续、别四集,共一百七十卷。其中前集分天道、天地、地理、帝系、人道、仕进、仙佛、民业、技艺、乐生、婴疾、神鬼、丧事等十三部;后集分人伦、娼妓、奴仆、肖貌、谷菜、林木、竹笋、果实、花卉、鳞虫、介虫、毛麟、羽虫、虫豸等十四部;续集分居处、香茶、燕饮、食物、灯火、朝服、冠屦、衣衾、乐器、歌舞、玺印、珍宝、器用等十三部;别集分儒学、文章、书法、文房四友、礼乐、性行、仕进、人事等八部。四集凡七十部,八百八十五目。之后,元人富大用依照前四集的体例,又续补成新集和外集。共五十一卷。其中新集分三师、三公、省官、省属、六曹、枢密院、御史台、诸院、国史院、诸寺、诸监、殿司、诸库局等十三部;外集分东宫官、睦亲府、王府官、节使、统军司、诸司使、诸提举、路官、县官等九部。两集凡二十二部,二百二十四日。后来祝渊仍觉富大用之续补还有不足,又编成遗集十五卷。立部十九,子目一百一十八。后来,将上述七集,合三家而为一书,不知始于何人,疑为建阳书贾所为。此书前集之首有淳祐丙午祝穆的自序。每集各分总部,下附以子目。每类首录群书要语,或叙内容梗概,或述历代沿革,以为总论;次辑古今事物,终录诸家文集。然引文精审未备,亦有疏漏讹误之处。如其中双南金字初见张载《拟四愁诗》,再见杜甫诗。而注其下曰《淮南子》。《淮南子》里实无其文。又如罗邺《咏草诗》,“间门要路一时生”句,讹为“侯门要路一时生”。然而,此书所载,必举全文,皆注书名等出处。不仅查证方便,而且还完整地保存了前贤遗佚之篇。如束晰《饼赋》,张溥《百三家集》仅采数语,而《事文类聚》却保存了全文,这也是此书的一大优点。富大用、祝渊之续补,虽补其门类之不足,但采引杂乱,不及原本。此外,祝穆书成于宋淳祐年间,而书中却有称宋理宗庙号者,可能被富大用等为之追改。开了明人窜乱古书的一代恶习。有元泰定三年(1326)庐陵武溪书院刻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金溪唐富春重刊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积秀堂重刊七集本、《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