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学

九经学

三卷。清王聘珍撰。聘珍字贞吾,号实斋,江西南城县人,拔贡生,阮元曾请他参订古籍。此书原题卷数八十九,此为残稿,仅有《周礼》二卷,《仪礼》一卷。似应列礼类,但前人既刻入丛书,又题曰“九经学”,所以就归入群经总义类。聘珍所著《大戴礼记解诂》,不妄改字,不轻立异,诚为笃实。此书亦然。例如,《周礼·夏官》之《大驭》:“右祭两轵”,《注》:“故书轵为斩。杜子春云斩当作轵,或读斩为簪笄之笄。”此书谓:“《说文》《玉篇》皆无斩字,诸家亦唯刘昌宗音鸡,如陆德明、贾公彦皆不敢为说。然近儒因《大驭》注中字,欲尽改考工记穀末之轵为斩,谓穀末出轮外,似笄出发外也。”其意为仍依《注》,不主张改易经字。又《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注》:“今汉祭功臣于庙庭。”《疏》:“引汉法,欲见古祭功臣在庙庭也。”此书谓:“据魏高堂隆议,功臣配享于先王。象生时侍燕,燕礼,大夫以上皆升堂,以下则位于庭,配食烝祭。所以尊崇其德,明其勋,以劝嗣臣也。则周礼祭功臣非在庭。郑氏引汉法,盖谓汉亦祭功臣尔,非谓古者祭功臣在庭也。贾疏失之。”又《仪礼·乡饮酒礼》“介俎脊胁肫胳肺”,《注》:“凡牲,前胫骨三肩臂臑也,后胫骨二膊胳也。”此书谓:“《仪礼经传通解》云:‘今按,介俎脊胁胳肺,印本胳上有肫字,然《释文》无音,《疏》又云有臑肫而介不用,明本无此字也。’其说是也。张稷若《仪礼句读》云:‘肫胳即注膊胳后胫二骨也。用体无常。’是经本无肫字审矣。”上引各条,皆体现出王氏读注疏之精。其治经,无门户,无意必,平心研究,这种态度值得肯定。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西畴日钞

    二卷。明顾枢(生卒年不详)撰。顾枢字庸庵,无锡(今属江苏)人。天启(1621-1627)中举人。作者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的门人。此书主程朱之学,而抨击陆九渊、王守仁之学。又谓考亭(朱熹)之学得姚江而明

  • 遵注义释诗经离句衬解

    八卷。清朱榛撰。朱榛字欲泉,安徽含山县人。朱氏以为朱熹集传,文字繁多,再作疏解则更令人难以卒读。所以此书只在经文诗句之间略加衬字,使其文义上下贯通,故称衬解。如诗句中有字异音别者则另附字义音释。又取《

  • 国朝汉学 师承记

    八卷。国朝经师义一卷。国朝宋学渊源记二卷,附一卷。清江藩(1761-1831)撰。藩字子屏,号节甫,别号郑堂,甘泉(今属江苏江都)人,监生,少受业于惠栋。博综群经,通知作者之意。学有师法,义据斯严。该

  • 勤有堂随录

    一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人称定宇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尚书集传纂疏》。此书为陈栎随笔札记之文,以谈理学为主,兼及考证。对宋末元初诸人,各举其学问源流、文章得

  • 红薇翠竹词

    一卷。《仲轩词》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即奉母家居,仕进之心日淡,从此潜心学术,筑雕

  • 秦子

    一卷。吴秦菁(生卒年不详)撰。关于秦菁的事迹,已无从确考。据《隋书·经籍志》杂家时务论下记载:“梁有秦子三卷,吴秦菁撰,亡。”《旧唐书》沿袭隋说。唐马总《意林》云《秦子》二卷,可能唐人所见已非原书,抑

  • 百论疏

    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百论》作者是印度僧人提婆菩萨所著,共二十品,每品各有百偈,故称《百论》。天亲菩萨释有《百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出前十品,共五十偈,仍称

  • 春秋三传会纂旁训

    十二卷。清屠用丰撰。用丰,考感(今湖北孝感)人。该书综合《春秋》三传,加以折衷,并略加训释,附在旁边。有清嘉庆戊辰(1808)卧云堂刊本。

  • 周易折中

    二十二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修。此书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明永乐间胡广等奉敕修《周易传义大全》,大抵以宋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元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注》、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董真卿《周易会

  • 潜学稿

    十二卷。明邓元锡(1527-1592)撰。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人。著有《三礼绎》。此其所作杂文及语录。其语录主有感而言,在当时尚为笃实。文章则颇为朴拙未足擅长。本书四库已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