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水山房文存
二卷。清毕亨(生卒年不详)撰。毕亨,山东省文登县人,初名殉,改名以田,累举进士不第,乃更名亨,以举人大挑,署江西崇义县令,卒于官。毕亨因爱崂山九水之幽胜,遂自号九水先生。毕亨师事戴东原,精训诂考据之学,故其所著谨严,言必有所本,凡无据之言,一字不肯为。文存所录大多考据文字,考核精审、词意渊茂。《汤居毫》一篇甚见功力,厚积薄发,正文醇粹,注尤博辩。下卷论音韵人物,尤有见地。今存咸丰二年(1852)刻本。
二卷。清毕亨(生卒年不详)撰。毕亨,山东省文登县人,初名殉,改名以田,累举进士不第,乃更名亨,以举人大挑,署江西崇义县令,卒于官。毕亨因爱崂山九水之幽胜,遂自号九水先生。毕亨师事戴东原,精训诂考据之学,故其所著谨严,言必有所本,凡无据之言,一字不肯为。文存所录大多考据文字,考核精审、词意渊茂。《汤居毫》一篇甚见功力,厚积薄发,正文醇粹,注尤博辩。下卷论音韵人物,尤有见地。今存咸丰二年(1852)刻本。
六十九种,九十卷。清黄秩模编。黄秩模字立生,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喜好藏书,早年居京城时,购天下省郡县志,择其精简者刻印,此丛书所收《朝邑县志》十卷即是其中一种。《逊敏堂丛书》仿《津逮秘书》和《墨海
共七卷(《说文新附考》六卷,《续考》一卷)。清钮树玉撰。参见《段氏说文注订》。是书系为考辨“大徐本”新附、新补字而作。钮氏认为附者不当附,补者不当补。钱大昕叙曰:“《说文》所以仅存者,实赖徐氏昆弟刊校
六卷。《外集》一卷。唐鲍溶(约813前后在世)撰。鲍溶,字德源,生卒年均不详。元和四年(809)举进士,诗人,仕途不得志。但他所作古乐府诗,成为当时独步诗坛的绝唱。与李益为尔汝之交,韩愈、李正封、孟郊
十四卷。清杨丕复(详见《仪礼经传通解》)撰。该书意在革除前人违经从传、轻经重传之弊,折衷《春秋》三传之说,而以经文为主,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有所驳正。该书有嘉庆四年杨彝珍校刊本。
三卷。清吴骞(1733-1813)撰。吴骞字槎客,号兔床山人。浙江海宁人,清代文学家,乾隆时贡生。骞生负异禀,过目成诵,笃嗜典籍,遇善本则倾囊购之,校勘精审,所得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钱大昕为之序
十四卷。明皇甫中(生卒年不详)撰。中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三代业医,承其家学,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临床体会,撰成《明医指掌》。皇甫氏《伤寒指掌》原始《内经》,发明仲景立法之意,于诸家之说,颇推崇
四卷。《补遗》二卷。清陈宏谋(1696-1771)编。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临桂(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雍正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外任三十余年,皆有声。著有《湖南通志》、《训俗遗规》、《大学衍义辑要
二十卷。元程端学(详见《春秋本义》)撰。此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程氏认为三传有可疑者,皆摘录经文传文而引诸儒之说疏辩干下。不信三传之风创于唐啖助、赵匡,而韩愈亦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之
一卷。隋释道骞(生卒年不详)撰。《隋书·经籍志》叙曰:“隋时有释道骞,喜读《楚辞》,能为楚声。音辞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周祖谟《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一文,考证道骞乃智骞。其根据
一卷。近人简朝亮撰。朝亮有《尚书集注述疏》已著录。此书乃朝亮八十岁时在佛山为弟子讲诗,弟子笔录成书又经其本人删定而成。所论说者只《国风》八篇,《雅》二十篇,《颂》八篇,共计三十六篇。其注诗不仅博引毛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