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容广注

九容广注

二卷。清汪志伊(生卒年不详)撰。汪志伊,字稼门,桐城(今安徽桐城)人,乾隆时举人,以知县累官两湖总督,有《近腐斋集》。是书有嘉定钱大昕序,略言:“礼主于敬而敬之,现于外者则为容,曾子言所贵乎道者三,而以容貌之远暴慢为首。容貌与颜色自是两事,故《论语》九思,亦分貌与色为二。古人多言修容,犹今人言习仪也,《礼记·少仪》一篇多言容,而足容重九言,尤切于日用行习动静,语默之节。朱文公谓九容九思便是涵养,盖道之须臾不可离者全在此处体验。张横渠言教小儿,先要安详恭敬,与礼家以九容入《少仪篇》,其意若合符节。然九容概以一言,学者或未能推类以尽其余,此稼门先生所以有广注之作也。先生于庭训最严,既躬行以为之率。而于童稚时加意焉,谓《少仪》注简而约,垂髫难以领悟,乃为一一指点,勖以当行,戒以不可行,若示诸掌,若铭诸绅,而要归于心之勿放。此岂徒为童蒙训哉。”有家刻本。

猜你喜欢

  • 遂昌山樵杂录

    见《遂昌杂录》。

  • 春秋繁露注

    十七卷。清陵曙(详见《礼论略钞》)撰。凌曙传庄存与、刘逢禄之学,谙熟《公羊》家法。他认为董仲舒《春秋繁露》“体大思精,推见至隐”(《春秋繁露注序》),但流传既久,鱼鲁杂揉,篇第褫落,致难卒读。于是购求

  • 四书评本

    十九卷。清俞廷镳撰。廷镳字昌时,浙江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俞樾之祖。书首有恩锡序,书末又有其孙俞樾后序,并附鸿渐所为家传。后序称是编为初学设,不务旁征博引,但就正文注文,逐章逐节,逐字逐句,一一研求。

  • 临川集

    一百集。宋王安石(1021-1086)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进士,任淮南判官,知鄞县,历任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点。嘉

  • 大易观玩录

    四卷。清胡泽顺著。胡泽顺字梅坪。泾县人。曾官训导。一生致力于经史义理性命之学。此书卷一认为伏羲始作八卦。乾卦为圆形,其余七卦则为半圆形。据此作八卦图,乾卦作六圆,其余七卦都由半圆合成浑圆。后引古文加以

  • 璇玑碎锦

    二卷。清万树(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万树字红友,另一字花农,号山翁,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康熙时曾在两广总督吴兴祚府中作幕宾,暇时制曲,脱稿即由府中伶人演唱,终以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 方建元诗集

    十二卷。《续集》一卷。明方于鲁撰。方于鲁,初名大滶,字行。后改于鲁,字建之。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方氏墨谱》等。此编前集以各体分编,总名《佳日楼记》。续集仅诗二十九首,文一篇,题曰《师心草》,

  • 宝奎堂文集

    十二卷。《篁村诗集》十二卷。清陆锡熊(1734-1792)撰。陆锡熊,字健男,号耳山,上海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赐内阁中书,累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与纪昀同为《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书成,

  • 四书集说

    不分卷。清李道南撰。李道南字静斋,江苏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刑部主事。是书系其家居时所纂,首有序谓“四子书之精微,尽发于朱子之大注、《或问》、《语类》。是本所集,上自程朱语录之微言,下逮元明诸儒之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释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条。此略疏首先以五门分别,即教典所出,藏摄分齐,所诠宗趣能诠教体、释经题目和分文解释。所释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经。科判甚细,足见作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