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丹稜县志

丹稜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顾汝萼修,朱文瀚等纂。顾汝萼,曾任丹稜县知县。朱文瀚,生平不详。丹稜县志创修于康熙时,乾隆二十年(1755)县令张晓村、邑人彭遵泗重修。彭遵泗,字盘泉,雍正进士,由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官至江防同知。长于古文,著有《蜀碧》一书及《丹溪遗稿》二卷。其主持纂修的乾隆邑志,体例完备,搜采宏富。其后80年,顾汝萼为续乾隆志而修成此志。《丹稜县志》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共十卷首一卷,卷首为序文、目录、纂修姓氏、舆图,附天文说。正文分为: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祠祀。卷四,田赋。卷五,官师。卷六,选举。卷七,士女。卷八至卷九,艺文。卷十,杂事。此志全仿乾隆彭志,因而体例严谨,简明可观。艺文虽首列宸翰,乃乾隆二十六年(1761)谕祭阵亡守备彭承绪文,与他志之泛载圣谕及戒士子文等不同,固不能以常例律也。尚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补刻本。

猜你喜欢

  • 六朝文絜笺注

    十二卷。清许梿(生卒年不详)编选。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浙江海宁人。道光年间进士,官江苏粮储道。咸丰年间(1851-1861)去世。许梿精研《说文》及金石文字,自幼喜爱骈文。他从嘉庆十一年(1806)开

  • 四书会解

    十卷。明毛尚忠撰。尚忠字子亮,号诚庵,嘉善(今浙江嘉善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监察御使。此书分五章,不列经文,只论经旨,立论与朱子相左,虽标新立异,亦不无精到之见。

  • 文襄公奏疏

    十五卷。附年谱一卷。清李之芳撰。李之芳字园,山东武定(今山东惠民县)人。顺治进士,曾为金华推官,因治行优异而提升为刑部主事,累擢左副都御史。李之芳在台十三年,所上章奏几十条皆有关治体,词旨切直,耿精忠

  • 左传分国纪事本末

    十六卷。清张问达(详见《易经辨疑》)撰。此本为传抄本,共十六卷,大体上仿宋人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将《左传》之文,分国类聚,每事为一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事件的始末。首为《周天王传》,以下依次为

  • 退学录

    二卷。清叶大庄撰。叶大庄生平事迹详见《丧服经传补疏》。此书正题《退学录》,副题《偕寒堂校书记》。为杂校古籍、明其训诂之作。全书二卷,凡分《穆天子传》三十条,《大戴礼》十八条,《国语》四十四条,《六韬》

  • 文道希先生遗诗

    清文廷式(1856-1904)撰。文廷式,字道希,号芸阁,自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今属江西)人,光绪进士。以一甲第二授编修。德宗超授侍讲学士,因劝其变法,被剥夺职权南归。文廷式工骈体,文词超群,诗文功力

  • 读周子札记

    无卷数。清代崔纪撰。崔纪见《成均课讲周易》条。全书试图用儒家“中庸之道”来阐发论述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中的内涵。主要观点为:太极就是中庸上天的载体,“中”即中庸所谓的“人心未发之中”,“和”

  • 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一百四十四卷。清巴泰等修。巴泰,清光禄大夫,内阁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该书原题为《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实录》,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前有御制序、进实

  • 子相文选

    五卷。明宗臣(1525-1560)撰。宗臣,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江苏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累迁刑部员外郎。贬福州布政使司左参议时,曾率军击退倭寇。卒官时仅三十六岁。著有《宗子相集》。其

  • 济阳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修,何明礼、章承茂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何明礼字希颜,四川重庆州(今重庆)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解元,官至知县,为胡德琳门下士。章承茂字佩九,浙江钱塘县(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