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州音韵

中州音韵

一卷。明王文璧撰。王文璧,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事迹不详。日人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云:“王文璧增本名为《中州音韵》,卷首载虞集的序文一篇。其分韵自东钟至廉纤共十九部与写定本无异。其他诸起例以下,关于作词法、词论的诸记述一概未收。他不承认平声有阴阳之别。所录之字数较的本(案指周德清《中原音韵》某种刊定本)增加三千七十二字。全书各字俱注音义,与的本无异。”石山福治所据之本只见于日本。石山福治云:内阁文库藏有明刊王文璧《中州音韵》校正本,卷末附载明人张某后序曰:“洪维我太祖高皇帝稽古右文。万几之暇,亲阅韵书,以其起于江左,殊失正音。命臣随音刊正,为《洪武正韵》。悉去沈约之陋,惟以中原雅音为定。列圣相承,百三十余年于兹。车书一统之盛,度越前古,信吾夫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是已。说者以《中原雅音》即《中州音韵》,高安周德清所著也。分韵定字,虞文靖公识之详矣。其间残缺失次者亦多,一起而正之者何人邪?先宜人母弟王文璧先生,通书史,善音律,参互考订而加修饰焉。缺者补之,讹者正之,音切注释,视旧本尤详。以予窃禄闽中,附以示教……”石山氏据序文“列圣相承,百三十余年于兹”的话,推算此书成于弘治末年与正德初年之交(即1506年前后)。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谓此书有蔡清之序。《明史·儒林传》记载蔡氏卒于正德三年(1508年),故王文璧之书作于正德三年之前。赵氏考证与石山氏之说正合。有蔡清序之本已亡佚不传,唯蔡清序存于《小学考》。蔡序云:“顾其书(案周德清《中原音韵》)虽为识者所赏,而未及显行于世,况更物以来,蠹蚀湮晦,复百余年矣。吴兴王文璧先生,隐居乐道,沈潜书史,而不废音韵之学。今年九十矣,乃能取家藏故本,大加订正,视故本为益精且详。以吾闽宪佥张公某,甥也,属为梓行之。”《中州音韵》分韵仍沿《中原音韵》之旧,分十九个韵部,韵目亦与周书相同。平声同《琼林雅韵》、《词林要韵》,不分阴阳。阴阳声的不同,可从切语上字辨认,阴声字用原清音字为切,阳声字用原浊音字为切。入声同《中原音韵》,派入平上去三声,其切语已用非入声字,说明此时入声已真正消失。《中原音韵》入声派入平声者只入阳平,此书不分阴阳,故入声派入只注明“入声作平声”,与周书不同。《中州音韵》的体例采用部分传统韵书的惯例,每一小韵以圈隔开,小韵首字下注明反切,各字之下注释字义。这些作法与《中原音韵》不同。石山氏谓此书“各字俱注音义,与的本无异”,则石山氏所见《中原音韵》的某种刊定本是注音释义的,究为何本已无法考察了。明程明善所辑《啸余谱》中收有《中州音韵》。《啸余谱》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原刻本及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刻本两种。原刻本中的《中州音韵》由古歙赵善达校;重刻本中的《中州音韵》由西吴张汉校。张汉校本与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本基本相同。1926年北京大学出版组曾据张汉校本影印行世。

猜你喜欢

  • 友论

    见《交友论》。

  • 文始真经

    见《关尹子》。

  • 妮古录

    四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体例仿赵希鹄《洞天清录》和周密《云烟过眼录》而作。书首自序中称:“予寡嗜,顾性独嗜法书名画,及三代秦汉彝器瑗璧之属,以为极乐国在是。然得之于目而贮之心,每

  • 诚斋传奇二十四种

    明朱有燉(1379-1439)撰。生平见《诚斋传奇二十六种》。此本存有杂剧二十四种。核其目唯《天香圃牡丹品》,《福禄寿仙官庆会》,《神后山秋狝得驺虞》,《黑旋风仗义疏财》,《洛阳风月牡丹仙》五种为北京

  • 桂馥轩丛书

    十八种,八十一卷。清佚名编。书前题“洪氏藏版”。所收如洪颐煊《平津馆读碑记》八卷、刘喜海《海东堂金石存考》一卷、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内外编》七卷、《廉石居藏书记内外编》二卷等,均为清代考证金石目录及其

  • 元凯集

    五卷。明陈勋(约1616年前后在世)撰。陈勋,字元凯,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至户部郎中。著有《元凯集》。据《福建通志》载《元凯集》四十卷。而是集仅文三卷,诗

  • 观政集

    一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甫,号嵩渚。祥符(河南开封)人。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山西佥事。此集是其正德十年(1515)在京观政时所作,故以为名。共赋二篇,各体

  • 说文引经考证

    八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此书是研究《说文》引经文字同异之作,陈氏自序云:“学者通经必先识字,不有《说文》,何从究《苍》《雅》之遗文、篆籀之微旨哉?顾《说文》之存于今者,误戾脱落,窜入改易,许

  • 易义随记

    八卷。清夏宗澜撰。夏宗澜字起八,江阴人。由拔贡生推荐为国子监助教。此编乃夏宗澜在读御纂《周易折中》时意有所会而标记之,总汇而成。当时夏宗澜正跟随杨名时在云南,因为编修《周易折中》时李光地为总裁官,而杨

  • 开卷偶得

    十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林春溥字立源,号鉴塘。福建福州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编修、教习庶吉士、文渊阁校理等,后讲学于南浦、鹅湖、鳌峰。一生著书甚富,有《孟子列传纂》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