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国关系论

中国关系论

四卷续一卷。美国林乐知(1836-1907)撰。林乐知,美国监理会教士。1860年来华传教,后转于中国政府机关任翻译及教习职,凡十八年,为上海江南制造局和海关译书三百九十余部。1879年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1882年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1890年发起创办上海中西女塾。自1868年起他在上海自费主编《教会新报》,1874年改称《万国公报》,他仍主其事,直至1907年死于上海。《万国公报》曾风行一时,是林乐知得意之作。他编著有《中东战纪本末》、《各国妇女》、《中国在国际间之地位》,《文学兴国策》、《九九新论》、《新学汇编》等书。《中国关系论》是专述中国内政、外交关系的政论书。林乐知认为,西方各国人士来华,目的在于通商传教。所以《中国关系论》第一卷即讨论中外关系应如何联络维持,针对中外关系上的一些失误之处,他提出中国应如何挽回已失去的权利之建议。第二卷专论天道之学而谋民教相安,如何通过宗教传播来安抚民心。第三卷论西域回教情形,因当时新疆回民起事尚未平息,故林乐知在该卷中提出如何招安平抚新疆喀什噶尔暴乱的方略。第四卷是赫德威、妥玛等人的条陈汇集。《中国关系论》四卷本初刻于光绪三年(1878),十五年后,1893年又重刻,并将十七年间朝廷诸大臣奏牍汇成一卷续在书后。林乐知这种借他人之言陈自己之见的作法,颇中肯綮。在书中尚有不少至理名言,如卷二结论为:合则势众,而外患不侵;分则势离,而内忧易起;又如续编序言称:欲联中外之交,必先知中外之势等等,似乎老生常谈,但出于西人之口,实为恳切之辞。有光绪十八年(1893)格致书室重刻本,光绪二年的初刻四卷本现已十分罕见了。

猜你喜欢

  • 重刊公安县志

    二卷,明魏奇修,梁善纂。梁善,江西临川县人,成化七年(1471)举人,官公安县教谕。公安县志,创修于明永乐十年(1412)知县鲍纶,重修于正统元年(1436)教谕房龄。其书不传。成化间,梁善奉提学副使

  • 智品

    十三卷。明樊玉衡(生卒年不详)撰,于伦(生卒年不详)补葺。樊玉衡字元之(一说为以齐)。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由广信推官擢御史。樊玉衡性强直敢言,疏请皇长子出阁讲学及三王不宜并封,触神宗怒,谪戍

  • 潘丰豫庄本书

    见《丰豫庄本书》。

  • 古欢室诗词集

    四卷。清曾懿撰。曾懿,字伯渊,华阳(今四川成都东南部)人。生卒年不详。嫁袁幼安。曾懿少颖慧,工书画,善诗词。是集卷首有序五篇。卷一《浣花集》,乃浣花草堂闺中所作;卷二《鸣鸾集》,乃鸿案相庄,鹿车同挽,

  • 陆氏易解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刘给事集

    五卷。宋刘安上(1069-1128)撰。刘安上,字元礼,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由钱塘尉历擢殿中侍御史。上疏弹劾蔡京,不报。又与石公弼等廷论之。由此浮沉外郡者十六年。晚迁右谏议

  • 清源县志

    二卷。清和羹修,王灏儒纂。和羹,字涵庵,河北内丘县人。出身副贡,顺治十五年(1658)任清源县知县。王灏儒,字心孩,邑人,赐进士第,官至山东兖州府曹州知州。两人皆为官清政,且善诗文。和羹任知县后,十分

  • 存古约言

    六卷。明吕维棋(1587-1641)撰。吕维棋字介孺,号豫石,新安(今属河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历任兖州推官、吏部主事、尚宝卿、太常卿、南京户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等职。曾讲学于芝泉书

  • 墨子

    十五卷。相传为墨翟(约前490-约前403)所撰。墨翟人称墨子,鲁国人,后为宋国大夫。他是春秋末战国初的一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一生简朴,酷爱和平,他为了宋国的存亡,先后多次游历于齐、卫、楚

  • 金匮玉函经二注 附十药神书

    《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十药神书》一卷。清周扬俊(生卒年不详)撰。周扬俊字禹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即攻举业,耽于儒学,屡试不第,年近四十始学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终为当时名医。康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