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岩诗集

东岩诗集

八卷。明夏尚朴(1466-1538)撰。夏尚朴(又作良朴),字敦夫,(又一字敬夫),号东岩,江西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赴京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公元1511年成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嘉靖时,历南京太仆寺少卿。著有《中庸语录》、《东岩集》、《东岩诗集》。四库馆臣议论其文说:“尚朴本讲学之士,不收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乘于大雅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这也说明其文并无多少文学色彩。但他的诗作,却无甚理学气,颇堪讽诵,正如陈田《明诗纪事》所说:“敦夫讲学,得之娄一斋(谅),一斋出之吴康斋,康斋诗入击壤派,殊不耐观,敦夫诗清超可喜。其论诗云:‘汉魏以来,至唐宋诸大家,皆有典则。至陈白沙自出机轴,好为跌宕新奇之语,使人不可追逐,盖本之庄定山(昶),庄定山本之刘静修(因),规模意气绝相类,诗学为之大变,独古选和陶诸作近之’。盖尝究心此事,宜其所作不入击壤一派也”。关于夏尚朴著述的诗文,初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题为《夏东岩文集》六卷,《诗集》六卷。《四库全书》本仅收录了文集六卷,未收录诗集。《四库全书总目》仅收录了诗集八卷。多涉理语,近白沙定山流派。集中《读击壤集》绝句云:“闲中风月吟边见,始信尧夫是我师”。其宗法可知也。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傅而保又重梓之,卷帙与嘉靖刻本有所不同,变为十四卷,另首一卷。这二种刻本,今皆有存本。

猜你喜欢

  • 春秋诸传参说

    二卷。清夏容撰。夏容,武宁(今属江西省)人。该书综合《春秋》三传的异同,并参考汉唐以来诸儒的论说,对《春秋》中的一些问题加以阐发。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

  • 文选考异

    四卷。清孙志祖(1737-1801)撰。自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问世以来,流布极广。社会通行的注本亦为不少。孙志祖则认为当时社会广泛流传的毛氏汲古阁刻本只载“李(善)注”一家,字句讹误脱衍、杂驳之处太

  • 八旗文经

    五十六卷。《附考》三卷。《叙录》一卷。清盛昱主编,杨宗羲续完。盛昱,字伯熙,镶白旗人,生卒年不详。光绪进士,官至祭酒。他博学多才,尤精于中外地舆,善考订经史,文誉满天下。著有《郁华阁遗集》、《雪屐寻碑

  • 武昌县志

    ①八卷,清熊登修,孟振祖纂。熊登,字仲升,号定涛,江西南昌人,贡生,官武昌知县。武昌附近省治,民俗物产,甲于他邑,而宋、元以前图志,已不可考。明永乐以后,张琦、李荣等先后纂述,代有作者,但或沿革于习闻

  • 读尚书记

    不分卷。清范泰衡撰。范泰衡字宗山,四川隆昌人,道光甲午科举人,官万县训导。在此书卷末,范泰衡“自记”云:“前同治七年春出都,行六日捻氛阻道,避居景州数月。曾记《读尚书今文》。及至凤阳,读《易》六年。归

  • 程子详本

    二十卷。明陈龙正(详见《救荒策会》)编。龙正以二程遗书虽经朱熹手编,而记载之重复、字句之同异及议论之出入,均未暇是正,遂排比刊削,分类编次,定为此本。其经说之别者,亦并载入,又增以元谭善心之传闻续记。

  • 春秋三传辩疑

    二十卷。元程端学(详见《春秋本义》)撰。此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程氏认为三传有可疑者,皆摘录经文传文而引诸儒之说疏辩干下。不信三传之风创于唐啖助、赵匡,而韩愈亦有“《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之

  • 清娱阁诗钞

    六卷。清鲍之蕙撰。鲍之蕙,生卒年不详,字茞香。江苏丹徒人,鲍皋之次女,同知张铉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书前有吴锡麟、法式善、吴烜、李锡恭、鲍之钟几人所作序言。书末附有诸家所写

  • 文奇豹斑

    十二卷。明陈继儒(生卒年不详)撰。陈继儒著有《邵康节外记》。本书分天文、地理、人物、文史、花木、鸟兽、器用、人事、释教、字学十类。都是转抄他书的一些点滴文字。未卷字学类,分韵编古字,其错误尤多。

  • 晴窗随笔

    四十二卷。清韩佇撰。佇字鲁人,历城(今山东历城)人。是编乃韩佇所撰的四书讲义。《大学》二卷,《中庸》六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佇父懋德,对四书讲疏,潜研极精,未有撰述。故韩佇是书所说,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