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十九卷。元危亦林(1277——1347)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为五世名医。家世业医,博览医书,对内、妇、儿、五官,整骨诸科均有研究,尤擅长骨伤科,曾任南丰医学教授。此书根据古方与五世家传验方撰写而成。汇集了其高祖以下和本人临床经验,约五十万字。书中按元氏医学十三科顺序分别记述内、外、妇、儿、五官及伤科等各类疾病的脉病证治。虽然综合各科,但其中亦包括正骨、金镞、疮肿等诊治。卷一至卷十为大方脉杂医科,分子目九十一类;卷十一、卷十二为小方脉科,分子目七十一类;卷十二为风科,分子目十类;卷十四、卷十五为妇产科,分子目三十三类;卷十六为眼科,分子目十二类;卷十七为口齿咽喉科,分子目六类;卷十八为正骨兼金镞科,分子目二十九类;卷十九为疮肿科,(附《孙真人养生法》节文一卷,故又称此书为二十卷),分子目二十四类。其总目有针灸一科,但有目无书,检校其文,皆散附于各科之中。书前自序称始著于天历元年(1328),成于至元三年(1337)。书中述证准确,条理清楚,组方严密。序中自称其高祖遇仙人苳奉二十五世孙,得其传授秘方。此虽为技术家依论之言,不足为信,但所载古方颇多,且皆可以资考。于骨伤科有关整骨手法论述十分详备,尤其是应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伤科史上创举。书中记载有不少很好的经验。如记载“肠肚伤治法”,称“只肠全断难医,伤破而不断者,皆可治疗”。其手术方法是“用花蕊石散傅线上,轻用手从上缝之,莫待粪出,用清油捻活,放入肚内。肚皮裂开者,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亦用花蕊石散傅线上,须用从里重缝肚皮,不可缝外重皮,留外皮开,用药掺,待生肉。”这在外科缝合技巧上,较之宋代有了极大的进步。关于麻醉法记述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如对颠扑损伤治疗称:“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逐时相度入用,不可过多。”可见危氏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危氏在此书中亦指出应按病人的年龄、体质、和出血情况决定麻醉药的剂量,以达到麻醉为准。而危氏使用蔓陀罗这一麻醉药,比日本著名的外科医生华冈青州于1805年,使用该药作为手术麻醉药,并被誉为世界麻醉史上的佳话和先例,要早450年。有元至正五年(1345)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刻本、明初书林魏家复刻本、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冬巢词集

    四卷。清汪潮生撰。汪潮生字汝信,号饮泉,江苏江都人。生卒年未详。诸生。此书为词集。首卷六十七首,次卷六十二首,三卷七十二首,末卷六十首。共二百六十一首。前有黄承吉序。其词不宗一家。精深华美,声调高朗,

  • 西藏图说

    一卷,清松筠纂。松筠(1752——1835),字湘浦,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考授理藩院笔帖式,后充军机章京,乾隆帝以为能,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乾隆五十年(1785)为库伦办事大臣,五十九年(179

  • 西湖诗

    一卷。清汪志伊撰。汪志伊,桐城人。《西湖诗》清刻本,为一卷。诗为七古长篇。先叙水利,谓守土者宜先思之。水利中,又先及湖心,而后东,而后北,而后西,而后南。水利后,则骈列古逸、先贤、祠墓,以为佳山水生色

  • 神仙传

    十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好事者常记录成书,令人去效仿追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不见有人成仙,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据葛洪自序,

  • 两粤梦游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马光撰。马光字,涑庵,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时官永宁知州,全州知州,永历时官至全永巡抚。《两粤梦游记》叙述自崇祯十三年(1640)至顺治九年(1652),马光十三年间游宦两粤事。

  • 小檀栾室镜影

    六卷。清徐乃昌撰。徐乃昌(1868-1936),字积余,南陵(今属安徽)人。清人以镜录著称者,钱坫《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所录不过二十五件,瞿中溶、梁廷楠,所录亦不过一百四十余件,即使清代内府所藏见于

  • 湖北通志

    ①一百卷,首五卷,清吴熊光等修。吴熊光,安徽休宁人,官湖广总督。乾隆五十五年(1790),总督毕沅等延章学诚纂《湖北通志》,未及刊布。吴熊光复奏修之,书久未成,遂分遣幕友编辑,嘉庆九年(1804)成书

  • 书学汇编

    十卷。清万斯同(生平见《读礼质疑》)撰。此书作于康熙年间。书中记历代善书之人,上至苍颉,下至明末,共一千五十四人。此书颇多考证,如皇甫规妻,旧云不知何氏,此据张怀瓘《书断》知其姓马。又如后魏江式《清定

  • 春秋条贯篇

    十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会试,奇龄充任同考官、分阅《春秋》房,因与监试御史议论据《春秋》出题之事产生分歧,对方援杜预之说,以为“经之条贯(即条理、系统),必出于传

  • 泾川丛书

    五十一种,八十五卷。清赵绍祖(1752-1833)编。赵绍祖字绳伯,号琴士,安微泾县人。精于史学,著作有《通鉴注商》、《新旧唐书互证》、《金石文钞》等。丛书收其乡贤著作五十一种,其中理学著作最多,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