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星诗文存

七星诗文存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文存》。是编为泰和知县区时行所编,凡十二卷。刘鸿之文,风格疏畅,多为直抒胸意之作,喜怒之情溢于言表。诗则随意而成,比兴寄怀颇浅。而五言绝句中录有《西州词》第一首,系全录《西州古词》四句,或因鸿自手书此词,区时行误以为是鸿所著文字而错收入集内。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京氏易

    八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王保训辑。王保训,江苏无锡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候选知县。京氏之《易》,汉元帝始立博士。东汉末费氏《易》兴,而京氏之学衰,晋代犹有传习。《隋书·经

  •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

    四卷。明邬鸣雷撰。邬鸣雷,字长豫,浙江人。《麻姑山丹霞洞天志》明万历刻本,共四卷。首凡例。次为图八,曰姑仙圣像图,曰麻姑山总图,曰麻姑仙坛图,曰丹霞洞天胜境图,曰三谷云门图,曰从姑山图,曰七夕群仙宴会

  • 古香斋袖珍板书

    十种,九百零三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十一年(1746),高宗弘历命刻袖珍板书十种,“古香斋”是弘历为皇子时读书之地,因以为名。所刻十种为:《资治通鉴纲目》二十卷、《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御选古文渊鉴

  • 颍州府志

    十卷。清王敛福纂修。王敛福,字凝箕,一字凤山,山东诸城人,乾隆间凡两守颍郡。颍郡故属凤阳,雍正元年改为直隶州,辖颍、霍二县,十三年复改为府,辖一州五县,幅员辽阔,而久无专志之辑。王敛福来守是郡,始设局

  • 俚言解

    二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1516-1597)字心叔,号养吾,应城(今湖北应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滦州知州。通经学、小学,著《易象钩解》、《五经异文》、《韵苑考遗》等多种。《俚

  • 养一斋文集

    二十卷。《补遗》一卷。清李兆洛(1769-1841)撰。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学者称养一先生。客居武进(属江苏境)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庶吉士。官凤台知县。工诗古文,精考证,尤长于舆地

  • 别本莲洋集

    二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少明慧,博览群籍,康熙十八年(1679)以诸生召试“博学鸿儒科”,不遇。后游京师,父友梁熙、刘体仁、汪琬等皆称赏之,尤

  • 仪礼集解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李如圭生卒年不详,字宝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熙进士,官至福建路抚干。对《仪礼》颇有研究,曾与朱熹一起校定《礼书》。除著有《仪礼集释》外,还著《仪礼释宫》、《仪礼纲目》等书。自

  • 艺文类聚

    一百卷。唐欧阳询(557-641)等撰。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末任太常博士。与唐高祖李渊有旧交。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宏文馆学士。工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渐变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

  • 易学识遗

    一卷。明朱睦(1517-1586)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1577)举宗正,领宗学事。喜藏书,学者称“西亭先生”,比之汉刘向。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该书大旨都在论辨诸家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