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氏声鉴

丁氏声鉴

一卷。清丁显撰。显字问渔,陕西山阳人。是书因李汝珍《音鉴》而作。其大旨则遵李书二十二字,区别唇舌腭齿喉为九声,并三十六母为二十一母:曰见、溪(群)、疑,属腭声;曰端、透(定)、泥,属舌头声;曰帮、滂(并)、明,属重唇声;曰精、清(从)、心(邪),属齿头声;曰照(知)、穿(彻床澄)、审(禅),属正齿声;曰晓(匣)、影(喻),属深浅喉声:曰非(敷)、微,属轻唇声;曰来,属半舌声;曰日,属半齿声。丁氏尚采用方以智之说,分声类为起声(不送气音)、送声(送气音)、收声(擦音、鼻音)等类。韵母分为二十二个大类:一东(冬钟江)、二支(脂之微齐)、三微(灰咍脂)、四鱼(虞模)、五佳(皆灰咍)、六皆(灰咍)、七真(谆臻文欣魂痕)、八文(欣元魂痕)、九寒(桓删山先)、十删(山先)、十一先(山)、十二萧(宵肴豪)、十三歌(戈)、十四歌(戈)、十五麻、十六麻、十七麻、十八阳(唐)、十九阳(唐)、二十庚(耕清青蒸登)、二十一尤(侯幽)、二十二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每一类中分为粗音、细音,丁氏把开齐合撮四呼化为粗、细两类,以与声母的粗、细音配合。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所列韵图称《双声叠韵一贯图》,于横行书眉上标明二十一声母,用见溪疑等字代表,全浊音声母附于相应的清音声母之下,各个字母下面还以符号表明清浊。纵行分二十二格,列二十二韵字,每格之中分列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之字,阴平字位于格子中央,其他四声列于四角。有声无字之处则以〇号表示。丁氏于图后说明云:“右图纵行为双声,横行为叠韵。双声分九部,九部又分为二十一母;叠韵按照平水刘渊诗韵次序而分为二十二韵,等韵又分十八摄,每母均统清浊粗音、细音两行,每字均有阴阳平、上、去、入五音。每行二十二韵,以一字五音计算,每行有一百十音,九部三十六行,统共三千九百六十声……反切识字之法在其中,空谷传声之法在其中,名之曰《双声叠韵一贯图》。”丁氏韵图以入声韵配阳声韵,同时兼配阴声韵。丁氏对入声字的安排,所据的是较近南方的语音。论者谓是书之误有二,一为声母之并合无据、二为韵母之分合不善。此书大约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之前,盖丁氏序作于是年,丁序云:“显于音韵之学,研究二十余年,音韵之书搜罗近百部,南游吴越,北走燕齐,方音之异,入耳会心,因撰是切韵求是图,为学者指迷。”此编刊入《丁西圃全书》,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左传意解

    十卷。首一卷。清陆树芝撰。树芝,岭南信宜(今属广东省)人。该书是作者研究《左传》之作,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涉及到文字训诂、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考释。该书有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 汗简笺正

    八卷。清郑珍撰。参见《说文新附考》。是书系考辨宋郭忠恕《汗简》的重要著作,很有参考价值。《汗简》为古文字汇编,征引古书七十一家,依《说文》部首分隶诸字。所征引古文诸书,今多不存,而所录古文字,虽与甲骨

  • 阳山诗集

    十卷。清陈炳(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陈炳,字虎文,长洲(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因居阳山裘巷里,又自号阳山。少时即以“松顶红裙拖绿上,山间白鸟破青飞”之句知名于时,这两句并非诗家上乘,但却广为

  • 东坡年谱

    一卷。宋王宗稷撰。是为苏轼的首部年谱。王宗稷字伯言,五羊(今地不明)人。生卒年不详。自称绍兴十年(1140)随外祖守黄州(今湖北黄冈),到郡后首访东坡先生遗迹,思诸家诗文皆有年谱,独此尚阙,故作是谱。

  • 中庸本解

    二卷。清杨亶骅(详见《古本大学辑解》撰。是书首有自序,序后又有提要。言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每段提掇人字,都以阐明“道不远人”之旨。书中也参用朱注及诸

  • 新宁县志

    ①四卷,清王暠修,李郁、陈份纂。李郁,邑举人。陈份,顺德举人。邑志创始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县令陈元珂,后四次续修。雍正八年(1730)诏修直省通志,檄行郡县,续康熙二十二年(1683)后史事,厘

  • 蒙古字韵

    二卷。撰人不详。是一部中国元代用八思巴字拼写汉语(也称八思巴汉语)的韵书。编著于1269-1292年之间。元刻本流传至清道光年间,后亡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存目”著录,云有“两淮盐政采进本”。

  • 楚骚绮语

    六卷。明张之象(生卒年不详)编。张之象著有《太史史例》。本书摘录楚词中的字句编辑而成。同时,又杂录二十五赋,又不著明其出自何篇。

  • 启祯野乘初集

    十六卷。二集八卷。清邹漪撰。该书初稿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刻于甲申年(1644),二集刻于康熙十八年(1679)。此书汇集诸家传记志表,专记天启崇祯两朝人物,以存明季掌故。分品节、行谊、经济、文

  • 周叔夜集

    十一卷。明周思兼(约1561前后在世)撰。周思兼生平详见《道学记言》条。是集为周思兼诗文选集。乃王世祯所选编。凡十一卷。前有王士祯撰《贞靖周先生传》,未有万历十年(1582)冯大受后序及方应选诸人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