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阴山之战

阴山之战

唐灭东突厥的一次决定性战役。隋末唐初,东突厥势力日盛。贞观年间,随着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积极防御战略。当时,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铁勒诸部相率起义于大漠之北,奚、、契丹诸部先后降唐于草原之东。唐太宗抓住这一可乘之机,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命并州都督李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兵马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李道宗击突厥于灵州(今宁夏青铜峡东),首战告捷。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今山西朔县)夜袭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颉利可汗毫无所备,大败而逃,获隋炀帝妻肖后及孙杨政道,送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同时,李世勣兵出云中(今山西大同),破突厥于白道(今呼和浩特北)。二月,颉利可汗逃窜阴山北的铁山,尚有兵数万,伪言求和。唐派唐俭前往安抚,又命李靖迎颉利。李靖与李世绩合兵于白道,大军突袭阴山,斩突厥首级万余,俘男女十余万,获杂畜数十万。颉利可汗逃走,后被张宝相擒获,送至长安,东突厥亡。

猜你喜欢

  • 广东红巾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东天地会众的反清武装斗争。1854年7月5日(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南海县佛山镇竖旗起义。李文茂、陈显良等在广州北郊佛岭寺起义响应。义军蓄发易服, 头裹红巾,世称

  • 平定李师道

    宪宗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之后,诸藩力表归顺,淄青(治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师道主动献沂、密、海三州, 以表诚意。后李师道自恃有十万强兵,又拒献三州。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宪宗下诏罪李师道, 命田弘正、

  • 桓温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穆帝时,桓温任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刺史,曾先后三次北伐。第一次在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率步骑兵四万余人,攻克上洛(今河南商县),并攻入关中,进驻灞上(今陕西西安

  • 棒胡起义

    元末河南农民起义。首领棒胡,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原名闰儿,因善使棒,故以棒胡称。棒胡以宗教形式为掩护进行活动,自称李老君太子,烧香聚众。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二月起义于汝宁信阳州(治今河

  • 增阿暂章

    见“中俄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

    见“广州新军起义”。

  • 白头军抗清斗争

    清初太湖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清军南下,吴江进士吴易聚众一千多人在太湖边的长白荡抗清,湖上义师纷起响应。农民和渔民领袖赤脚张三、毛二等首先率众参加起义。起义军头裹白布,人称

  • 后汉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47年,后晋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刘知远建立的王朝。刘知远本为沙陀部平民,后长期随石敬瑭征战,官至北京(今山西太原)马步军都指挥使。石敬瑭称帝后,累转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在石敬

  • 薙发令

    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推行剃发的命令。清军入关后,对内地人民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强制汉人剃发即其突出表现之一。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府一度颁布剃发令,后因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

  • 郑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一说今陕西凤翔),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周司徒,见西周将亡,乃将财产和家族东迁到虢(即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郐(今河南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