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西北回民起义

西北回民起义

即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回民反清武装斗争。1862年5月(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率部进逼西安, “往结回众”,陕西渭南回民群众纷起响应。回民军以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和羌白镇为基地,奉伊斯兰教阿訇洪兴、任武及赫明堂等为首领,组成十八大营,控制渭河两岸。华州回民群众奋起进攻当地的反革命武装,并把前来“劝谕”的清朝大臣张芾杀死祭旗。关中平原的回民武装参加或配合太平军陈得才部对清军作战。1863年3月(同治二年二月)清廷派钦差大臣多隆阿督军进攻回民军,侵占其后方基地羌白镇和王阁村。翌年,陕西回民军被迫退往甘肃。是时,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回民群众也接连发动起义,其中以金积堡马化龙的力量为最强,成为起义军的中心。起义军以遭受重重封建剥削的贫苦回民为主,但领导权却操纵在少数回民上层分子手中。这些回民上层分子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往往经不起考验,有的出卖群众,乞降自保,有的策划民族分裂。1866年(同治五年)秋,张宗禹率西捻军入陕,与西北回民军相配合,形成了西北各族人民反清斗争的高潮。1868年(同治七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西上镇压回民军,不久即招降在陕甘交界处的董福祥所部回民军。1871年(同治十年)左宗棠所部湘军猛攻回民起义军中心金积堡,窃夺起义领导权的宗教上层分子马化龙投降,回民军损失惨重。左军旋即围攻甘肃、青海的回民起义军。1872年(同治十一年)经过太子寺之战,甘肃南部的回民义军失败。同年,左宗棠军攻占西宁,回民军首领马永福投降。翌年,左宗棠军又镇压了甘肃西部的回民军,其首领马文禄被杀,白彦虎部逃往新疆,左军占领肃州。至此,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的西北回民起义归于失败。西北回民起义具有明显的反对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性质,它削弱了清朝在西北地区的封建统治势力。

猜你喜欢

  • 前燕

    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皝建立。西晋元康四年(公元294年),鲜卑族慕容廆于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始建政权。廆死后子慕容皝称燕王,建立燕国,史称“前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后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 楚庄称霸中原

    城濮之战后,楚因北上受阻,转向东方发展,灭掉淮水流域一些小国,增强了实力。楚庄王即位后,以孙叔敖为令尹,选贤任能,发展生产,改革政治,又平定了贵族若敖氏的叛乱及附近群蛮、百濮的骚扰,使楚的国势为之一振

  • 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

    见“蒲安臣条约”。

  • 孟子周游列国

    战国中期,儒学大师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邹国人)曾带着车子数十乘,学生数百人,游说于列国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凭孟子的名声,所到国家,国君们都馈赠黄金,供给衣食,听他的议论。孟子

  • 清末编练三十六镇新军计划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巩固其垂危的统治,编练新军成为“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北京设练兵处,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袁世凯为会

  • 百家争鸣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各学术派别互相争辩,竞相发展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便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兵、墨、名、阴阳、纵横、农、杂

  • 长平之战

    战国时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进行的战役。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武安君白起攻克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使韩上党郡(治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与韩本土道路断绝。上党郡守冯亭

  • 金奔巴制

    西藏旧俗达赖、班禅等的传位制度。“奔巴”藏语意为“瓶”, “金奔巴”即“金瓶”。西藏旧俗,达赖、班禅及其他呼图克图(活佛)死后,被认为还要转生。他们死时出生的男性婴儿,即被认为是由他们转生的,要找来继

  •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通称“间岛协约”。中国吉林省与朝鲜以图们江为国界,所谓“间岛”,是图们江中的一小沙洲,位于中国一侧,自然属于中国领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朝鲜因闹灾荒有农民渡江至间岛开垦耕种,每年向中国缴纳租金。日

  • 穆王伐徐

    周穆王对东方徐国的征伐。徐本夷族,嬴姓,居今安徽泗县一带。据《史记·周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说,周穆王时,徐偃王势力发展,据有潢池以东地方五百里, “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曾率九夷(即淮夷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