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唐政府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期,任用仆固怀恩为大将。仆固怀恩为养寇固位,表请众多安史降将为本处节度使。安史乱后,唐中央政权力量削弱,不得已而对地方势力姑息迁就,魏博(治今河北大名东北)、成德(治今河北正定)、卢龙(治今北京)三镇节度使遂分授安史旧将。他们于所辖地区扩充军队,自署文武将吏,贡赋不入朝廷。节度使之职,父子相继,或由部将承袭,中央不能干涉。他们称雄一方,形成割据势力。史称藩镇割据。其后,山东、江淮之间亦多仿效。最多时达四十有余。其中势力较大者,除河朔三镇之外,尚有淄青镇(治青州,今山东益都)、淮西镇(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宣武镇(治汴州,今河南开封)、沧景镇(治潞州,今山西长治)等。各藩镇对境内人民实行残暴统治,藩镇之间或相互攻战,或联合反唐。此种情况贯穿于整个唐代后期。唐王朝虽屡次力图削弱藩镇势力,但收效甚微。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将近两个世纪。直到北宋之初,赵匡胤解除藩镇兵权,藩镇割据局面方告结束。

猜你喜欢

  • 太原起兵

    李渊起兵反隋之举。隋朝末年,炀帝昏庸残暴,朝野鼎沸,群雄蜂起。李渊身为隋朝重臣,早有取代隋朝之心。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南巡江都(今江苏扬州),李渊为晋阳宫监、太原(今山西太原南) 留守。

  • 郭谘方田均税

    宋仁宗时清查隐田,整顿赋税的尝试。仁宗即位后,隐田逃税日渐严重,财政窘迫。景祐(公元1034年—1038年)初,大理寺丞郭谘与秘书丞孙琳在洺州肥乡县(今河北肥乡)以千步方田法清丈民田,除无地有租四百家

  • 英德续借款合同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对日第三次赔款到期,而国库空虚,只得举借外债偿付。俄、法、英、德争相向清政府揽借,最后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取得了第三次借款权。次年3月1日(二月九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

  • 间岛协约

    见“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 洛阳兵变

    五代时,后梁末帝朱友贞利用禁军杀兄夺位的事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全忠第三子朱友珪杀父自立,称帝洛阳,引起诸弟及朝臣不满。次年,驻守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朱全忠第四子、均王朱友贞阴谋夺取皇位,遂

  • 荥阳大会

    明末农民战争中一次重要军事会议。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冬,农民军冲破明军包围,从陕西进入河南。崇祯七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任洪承畴为兵部尚书, 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谋于六个月内消

  • 赣南人民起义

    明代中期江西南部农民起义。赣南地接闽、粤、湘,山地崎岖。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以来,不断发生农民起义。正德十一年前后,又爆发数支新的起义,其中有谢志山、兰天凤领导的南安府横水军,据横水、左溪、桶冈

  • 保浙会

    清末维新爱国团体之一,是一个地区性的学会。主要成员是以旅京的浙江士人为中心的维新派人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保国会的影响下,保浙会亦在北京组成。康有为到会发表演说,宣传维新变法,参加者达百余人

  • 王猛辅秦

    王猛辅佐苻坚治理前秦的故事。王猛系汉族,出身寒微。苻坚登基前,与王猛志同道合,掌政后即以王猛为中书侍郎、中书令、京兆尹。王猛辅佐其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严厉打击反对改革的保守派

  • 纵横家

    战国时期,策谋之士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关于“纵横”的解释, 《韩非子·五蠹》篇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