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吴樾炸五大臣事件

吴樾炸五大臣事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决定派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宪政,企图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欺骗群众缓和矛盾,稳固自身统治。对此资产阶级立宪派表示欢迎,广大革命群众则坚决抵制。革命青年吴樾,字梦霞, 安徽桐城人,曾就读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广交革命志士,积极宣传革命,热衷于个人暗杀活动,写成《暗杀时代》一书,认为暗杀是反清革命的主要手段。他听到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的消息后,潜入北京,准备实践暗杀主张,以挫败清廷伪立宪的鬼蜮行径。他事先写了《意见书》,指斥清廷立宪不过是“假文明之名,行野蛮之实”,并揭露立宪派要求立宪的卑劣意图和奴才面目。9月24日(八月二十六日)五大臣率大批随员离京启程时,吴樾携炸弹进入正阳门车站,乔装随从登上专车。因车身在挂钩时震动,触发炸弹,吴樾不幸死难,载泽、绍英受轻伤,迫使五大臣延期出访。吴樾热衷暗杀活动,有其认识局限,虽不足为训,但他为革命不惜献身的英烈情操是值得崇敬的,这个事件也表明了革命人民坚决抵制清政府立宪骗局的意志。

猜你喜欢

  • 练军

    清朝同治初年,鉴于绿营兵多已腐败无战斗力,开始从直隶省定额之绿营兵内挑选部分精壮士兵,依照湘、淮军制编营,增加饷额,加强训练,称为练军。以后各省相继仿行,编成练军,驻防于各地,作用实与防军相同。据18

  • 台湾建省

    指1885年(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事。清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至1875年(光绪元年)增至两府八县。道咸以来, 英、美、日、法等国连续大规模入侵中国,台湾成为“南洋之枢纽”,“七省之藩篱”。1874年(

  • 入中折中

    北宋召募商人入纳粮草等军需物资,折给酬价的制度。均始于太宗时。宋与辽、夏战事频繁,西、北二边运输困难,军需储积匮乏,乃召募商人输纳刍粟、羽毛、筋角、胶漆、铁炭、瓦木等物于指定之边防地点,而估价发给“要

  •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又称《藏印议订附约》或《藏印续约》。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3年12月5日(光绪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清政府参将何长荣与英国政务司保尔在印度大吉岭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开放亚东为商埠,

  • 武庚叛乱

    周武王克商后,封纣王子武庚(禄父)于商,统治商遗民。武王去世后,武庚乘周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之机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以图恢复商王朝。后在周公的武力镇压下失败。参阅“周公东征”。

  • 苗刘之变

    南宋初年扈从将领苗傅、刘正彦发动的一次政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扈从统制苗傅与刘正彦以奸臣王渊居要职,内侍康履、蓝珪得宠跋扈,诸将功大不能获赏,对高宗赵构不满,在临安发动政变,杀王渊及康履

  • 庚子赔款

    亦称“大赔款”,简称“庚款”。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各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定,故名。在“议和”中,列强为了

  • 帝国宪政会

    见“国民宪政会”。

  • 瓦岗军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前期为翟让,后期为李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原东郡(今河南浚县南)法曹翟让也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活动

  • 藏印续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