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名家

名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研究名(概念)和实(实际)关系的学派。一称辩者,又称形名家,至西汉始称名家。《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名家源渊于儒、道、法、墨诸家,其创始人不详。据认为,春秋末期作为法家先驱的郑国邓析在先秦诸子中可能同时是一位较早讲名实关系的学者。战国中期的名家大师是惠施。惠施主张“合同异”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同异都是相对的,差异之中有同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是由于他过分夸大事物的同一性,忽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往往陷入相对主义的诡辩论。战国末期的名家大师是公孙龙。公孙龙的名辩论题有“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多条。例如他的“离坚白”说,认为眼看不到石头之坚,只能看到石头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着石头之白,只能触及石头之坚,因此“无白”。认为石头之“坚”与“白”两种属性是可以互相分离的,各自独立存在的。他着重分析了概念的规定性和差别性,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由于他过分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事物的统一性,因而最终导致形而上学的诡辩。

猜你喜欢

  • 瓦岗军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前期为翟让,后期为李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原东郡(今河南浚县南)法曹翟让也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活动

  • 雷再浩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湘桂边界的农民起义。首领雷再浩,湖南新宁黄背峒人,瑶族,青莲教首领。1847年10月(道光二十七年九月)雷再浩因不堪忍受封建剥削和压迫,在黄背峒聚众起义,后至广西全州、梅溪口等地,与李世

  • 大礼议

    明代朝臣间争议世宗生父尊号的事件。武宗朱厚照无子,死后由堂弟朱厚熄继位, 是为世宗。世宗即位后,命礼官集议崇祀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的礼仪。内阁首辅杨廷和等认为应尊伯父明孝宗(武宗父)为皇考,生父兴献王为皇

  • 李金起义

    南宋孝宗时湖南爆发的瑶、汉族人民起义。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春,湖南严重干旱,民不聊生。官府残酷剥削并强迫人民认购官府积存的乳香。郴州宜章(湖南今县)弓手李金遂聚众数千人举行起义,攻克郴州(今湖南

  • 王翦乞田

    战国末年,秦将王翦伐楚临行时向秦王嬴政(即秦始皇)乞田的故事。起初,秦王用李信言,使其带领二十万兵伐楚,结果大败;乃改用王翦言,使其带领六十万兵伐楚,始皇亲自送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王翦行前,向秦王

  • 满汉复职制

    清政府为了吸收汉族地主参加政权而实行的一种制度。即在内阁,规定大学士满汉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员;在六部,规定尚书满汉各一员,左右侍郎满汉各一员;在地方上,知府以下的官吏则主要以汉族地主分子来充当

  • 十常侍

    东汉灵帝时操纵朝政的宦官集团。常侍即中常侍,经常侍奉在君主左右。东汉时的中常侍一般由宦官充当,因此常侍也成为宦官的专用词。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

  • 钦哀后政变

    辽后族与皇族争夺权力的斗争。圣宗以齐天后生子早夭无嗣,乃抱养宫人耨斤所生子宗真为皇子,而加封耨斤为元妃。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十一月,圣宗病危,遗命齐天后为太后,而耨斤匿不宣诏。宗真十六岁继位,

  • 宪政编查馆

    清政府为推行“预备立宪”所设置的机构。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派载泽为首的五大臣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准备仿行宪政。同年11月(十月)下令设立考察政治馆,考察研究各国政治兼及各省实行“新政”

  • 建文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建文帝即位后,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卿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先将力量较小的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废为庶人,湘王朱柏被迫自焚死。进而采取措施,对付实力强大的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