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放太甲
商汤在位年数较长,长子太丁未及即位而亡,弟外丙、仲壬相继即位。在这期间,都由商汤时的大臣伊尹继续处理国政。仲壬死后,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继位。由于太甲昏愦暴虐,不遵守商汤制定的法令,被伊尹放逐在桐宫(汤葬地,或言汤的离宫,在今河南偃师)。三年后,太甲悔过而复归于善,伊尹又重新迎回太甲,授还国政。太甲接受了被放逐的教训,励精图治,结果“诸侯归殷,百姓以宁”。一说仲壬死后,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 七年后,太甲潜回,杀伊尹而复王位。
商汤在位年数较长,长子太丁未及即位而亡,弟外丙、仲壬相继即位。在这期间,都由商汤时的大臣伊尹继续处理国政。仲壬死后,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继位。由于太甲昏愦暴虐,不遵守商汤制定的法令,被伊尹放逐在桐宫(汤葬地,或言汤的离宫,在今河南偃师)。三年后,太甲悔过而复归于善,伊尹又重新迎回太甲,授还国政。太甲接受了被放逐的教训,励精图治,结果“诸侯归殷,百姓以宁”。一说仲壬死后,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 七年后,太甲潜回,杀伊尹而复王位。
宪宗时宦官汪直专权,又提督西厂事。威势倾天下,罗织数起大狱,使官吏无辜受屈者甚多,甚至连“民间斗詈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以致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只知有汪太监而不知有天子。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为维持满洲贵族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第二天就下令改革官制,企图假立宪之名,行中央集权之实。
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颁布的关于奖励科学发明、提倡工商业的法令。1898年7月12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发布,共十二款。主要内容:对能采用新法制造船械枪炮等器,并超出西方各国者,或采用新法,兴大
1862年(同治元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湖南胡作非为,要挟清湖南巡抚以宾礼相待,并在衡阳、湘潭等地强占民产、修建教堂。绅民义愤填膺,发出《阖省公檄》,严斥外国传教士劣迹,并将衡阳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33年,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所建。孟知祥祖、父二代,皆系唐朝郡校;其伯父孟方立、叔父孟迁,均为一方节度使。在唐末藩镇兼并中,孟迁降归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孟知祥随父亦仕太原,为
蒙古骑兵大举南下,金军望风溃散,城邑不守。北方一些土豪和金之遗民纷纷结堡建寨, 自立名号,守土抗蒙。金朝自身既无力抗御蒙古,又不能制驭这些武装,遂封以公侯以羁糜之,使为藩篱。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地方行政的重大改革。中国自西周以来实行分封制。诸侯世袭,形成尾大不掉、地方割据的局面。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与县平行。战国
康熙帝时对黄河的修治。顺治以来,黄河屡次泛滥成灾,淮河、运河受其影响,也随之梗塞不通。治理黄河并兼治淮河、运河,遂成为不可稍缓的任务。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帝即用靳辅为河道总督负责治河。靳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善于采纳批评意见的故事。乡校即基层行政单位乡的学校,郑国人常在那里游学聚会,议论当朝执政。有人认为这有损于子产的威信,劝子产毁掉乡校。子产说: “人们早晚办完事情后聚游于此,以议论
越王勾践在夫椒战败后,卑辞求和,被吴王夫差许为吴的属国。与此同时,勾践暗下灭吴决心,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任用范蠡、文种,对内亲抚百姓,休养生息,对外结好楚、齐、晋等国。经过“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