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阆中(今属四川)人。曾官校书郎。年少而逝。寒食节时,其鬼魂曾回家题诗于芭蕉叶上。《全唐诗》收其鬼诗1首。
【介绍】:日本僧人,俗姓禾田氏。淡海帝世,入唐就吴越高学尼受业,学业颖秀。太后天皇世归日本,拜僧正,时年73。《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3首。
寻访。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由来钝騃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
【介绍】:见蒋琰。
【介绍】:岑参《丘中春卧寄王子》诗句。二句写日暮春山胜景:竹林深处归鸟在喧闹,似锦繁花几乎遮住苍翠青山。
【介绍】:李商隐作。刘司户,名蕡,性耿直,嫉恶如仇,遭宦官诬陷,贬柳州司户参军。据考证,此诗是大中二年(848)春作者奉使江陵归桂林途中与自贬所放还的刘蕡晤别之作。首联描绘风浪滔天、日昏舟危的景象,是
【介绍】:唐代撰注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开元中,官诸王侍读、守右清道率府长史。精于儒术,长于地理,历时三十年,撰成《史记正义》,自序云:“郡国城邑,委曲申明。古典幽微,窃探其美。”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
指异族语言。刘禹锡《武陵书怀》:“邻里皆迁客,儿童习左言。”
我国古代越人的总称。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称。亦指百越地区。宋之问《桂州黄潭舜祠》:“虞世巡百越,相传葬九疑。”
相传黄帝出游时,曾在襄城之野迷路。见《庄子·徐无鬼》。后用以指帝王出行。杜甫《释闷》:“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