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孺华
【介绍】:
大历间曾应进士试。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
大历间曾应进士试。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即傅岩。借指贤才栖隐之地。韩偓《疏雨》:“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参见“傅说”。
两种谷物名。泛指谷物。唐诗中常指禽鸟的食物,亦喻指人臣的俸禄。韩愈《鸣雁行》:“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虞世南《侍宴归雁堂》:“刷羽同栖集,怀恩愧稻粱。”
词体名。慢,原指每片八拍的曲调。按照“慢”调写作的曲辞,也就是“慢词”。慢调节拍多,曲辞也就比较长,所以慢词篇幅较长。此体在唐代已经出现,敦煌石窟所藏唐代琵琶谱已有“慢曲子”之名。但唐五代人传世作品甚
帝王后妃陵墓。多植柏树,故称。李贺《官街鼓》:“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官名。周代史官分左、右史,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唐代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贤。”
安闲貌。张祜《游仙》:“愿侣牧羊儿,休休在崖岭。”
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每佾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见《论语·八佾》朱熹集注。张说《舞马词》:“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中、晚唐间人。贞元以后为池州刺史戟门门子,曾服役于孙愿之父或祖父。后孙愿亦为池州刺史,朱仍为戟门门子,因作诗抒其感慨。《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八〇
即孙膑,先秦军事家。与庞涓俱学兵法于鬼谷子,为庞涓所妒,膑其双足,后为齐国军师。有兵法传世。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卢照邻《结客少年场行》:“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即戴逵。逵字安道。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之一:“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