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邈真赞

邈真赞

文体名。“邈”通“描”,“真”谓肖像。义即称颂人物画像的赞词,故又称“邈影赞”、“邈生赞”、“写真赞”、“图真赞”、“真仪赞”,若敷有彩色,则称彩真赞。敦煌邈真画一般分为上下两栏,上栏绘佛或变相图,下栏竖分三格,左右两格分画菩萨像和画像主,中间一格书写邈真赞,自左至右逐行排列,作为画像的说明和补充。但是,作者或读者也把它单独抄录,形成脱离画像而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敦煌莫高窟出土的邈真赞都是八至十一世纪的作品,绝大多数为离图单行抄件,约九十余篇,分别见于S390、5405、P3720、4660等二十多种写本。邈真赞的产生,历史悠久。《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记载扬雄“即充国图画而颂之”。颜师古注云:“即,就也,于画侧而书颂也。”实即人物画像赞。敦煌邈真赞包括标题、撰者、正文和后款四部分:(1)标题,主要在显示赞主的身分、职务、勋授等,可以随意加长。(2)撰者具名同样要详列撰者的职位头衔,由于撰者的显赫名望,能得到他的称美,自然会给赞主及其家属平添一层殊荣。(3)正文句式有两种:齐言赞体,主要为四言韵语,或在中间、末尾变换六、七言句式;杂言赞体,多由序赞合组而成,序多为骈文赋体,赞或齐言,或夹杂五、六、七言句。由于押韵的需要,两种赞体皆用偶句,少者八句,多者可达六十八句。(4)后款,在正文之后,另行书写,主要记载题赞时间和抄写者姓名。敦煌邈真赞是以赞主为对象,通过优美的文辞对其立身行世,功业勋绩作客观评价,属纪实文学,其叙事概括,要而不烦,有颂有悼,迭宕起伏,同时音韵沉郁,易于吟咏。不过,有些邈真赞为了称颂死者,不惜溢美扬善、堆砌辞藻,难免陷入陈陈相因、套用习语的境地,其文学性相对减弱。

猜你喜欢

  • 郭邕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与萧昕等人同登博学宏词科,今存之《洛出书》诗,即为应试之作。今存诗一首,载《全唐诗》。事迹据《旧唐书·萧昕传》推定。

  • 陈贶

    【介绍】:一作陈况。闽(今属福建)人。活动于南唐时。长期隐居于庐山白鹿洞,中主征召而不就。卒年75。《十国春秋》有传。尝作诗数百首,龙袞谓其诗“骨格强硬,出于常态”(《江南野史》卷六)。《全唐诗》存诗

  • 郑适

    【介绍】:懿宗咸通末年,张珽过圃田,遇三精怪所化书生,邀至一儒流家,云是二十年前死者郑适秀才。郑作诗一首赠张。张出门回顾,但见一古冢。《全唐诗》收郑适鬼诗1首。

  • 南山田中行

    【介绍】:李贺作。描述了诗人家乡南山田中的景况。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广大农村田地荒芜,农民破产,一片凋敝凄凉。此诗就是通过一时一地之景,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这种破败景象的,有很高的概括性。诗人运用了

  • 沈光集

    文集。唐沈光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沈光集》五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沈光诗集》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一篇。

  • 参寻

    寻访。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由来钝騃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

  • 猜嫌

    猜忌嫌怨。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

  • 一国三公

    语出《左传·僖公五年》:“狐裘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后因以“一国三公”指令出多门。杜甫《草堂》:“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 天归京兆

    见“天京兆”。

  • 檐燕酬莺语,邻花杂絮飘

    【介绍】:姚合《春日闲居》诗句。耳听莺燕相鸣,热闹忙碌,更觉自己落寞无聊;眼见花落絮飘,又引起一丝伤春愁绪。诗句表现了诗人春日闲居的郁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