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薛能

薛能

【生卒】:817?~880?

【介绍】:

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会昌六年(846)进士。先佐使幕,后为剑南西川节度副使摄嘉州刺史、给事中、京兆尹、工部尚书、忠武军节度使等,军乱被逐,或谓被杀。自负诗才,傲视李、杜、白,然“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诗人玉屑》引《西清诗话》)。《全唐诗》存诗4卷又5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1首又2句,并移正1首,补序1篇。

【介绍】:

唐代诗人。字大拙,一作太拙。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人。大约生于元和十二年(817)前后。少流寓并州。会昌六年(846)进士及第。大中八年(854)书判入等,补盩厔尉。累佐使幕。咸通二年(861)入为侍御史。五年(864),辟剑南西川节度副使。摄嘉州刺史。七年(866)返京。历主客、度支、刑部郎中及江州、同州刺史等。十一年(870)由给事中权知京兆尹。十四年(873)出为感化军节度使。入为工部尚书。复节度徐州。乾符五年(878)徙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880)被乱军所逐。卒于中和二年(882)至光化三年(900)之间。世称薛许昌。治政严察,禁绝请谒,性倨傲。嗜诗成癖,日课一章,作品数量为当时之冠。论诗较推许陶潜、杜甫,尤崇贾岛,轻视李白,批评自居易《荔枝诗》兴旨卑泥,刘禹锡等的《柳枝词》文字太僻,宫商不高,刘得仁诗千篇一律,讥刺当时诗坛“四方联络尽蛙声”(《题后集》)。自负其“专于诗律,不爱随人,搜难抉新,誓脱常态”(《折杨柳十首并序》)。尤长于近体,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咏物感怀之作,抒写个人遭际和感慨。少数作品忧国忧民,反对藩镇叛乱,但欠深刻。其诗喜翻旧案,好辟我境,疏淡工整,洗净声色,不乏排袅、浩荡之作,颇有佳句,为郑谷卢延让等推崇、师法。但思想平庸,才力有限,文字率易,格调大多不高,远逊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等,稍高于刘得仁之流。《黄河》、《华岳》等较知名。“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春日使府寓怀二首》)等亦传诵人口。著有《江干集》(又作《一年集》,当误),已佚;又《薛能诗集》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有散佚。今传《薛许昌诗集》十卷。《全唐诗》存诗四卷三百余篇,“谐谑”及“补遗”补五首、断句四句,多于集本。《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二句。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七。马斗全有《薛能籍里辨》。

猜你喜欢

  • 元希声

    【生卒】:662—707【介绍】: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三岁便善草隶书,七岁属文,少通五经大旨、百家之言。举进士,授相州内黄主簿。调补校书郎,转右金吾兵曹、万年主簿。征为司礼博士。武后大足元年

  • 风襟

    ①外衣的下襟。亦指外衣。白居易《秋游原上》:“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②胸襟,情怀。皎然《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

  • 倒载

    (dǎozài)倒卧车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后遂以“倒载”为咏醉酒之典。弓嗣初《晦日宴高氏林亭

  •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诗句。千里脚,犹言“千里足”,指日行千里之骏马;眼中光,据《伯乐相马经》和《齐民要术》载,能在马之目瞳中映出人之头足的,闪着紫艳光的是千里马。诗意谓欲寻求千里马,先

  • 思玄

    指东汉张衡的《思玄赋》。汉和帝时,张衡为侍中,见宦官专权,朝纲纷乱,心怀郁闷,作《思玄赋》,以申明自己志在玄远的心态。见《后汉书·张衡传》。后因以“思玄”抒发苦闷的心情。张继《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 冒顿

    (—dú)西汉初匈奴单于名。姓挛鞮。秦末弑其父自立,东灭东胡,北服丁零,西逐月氏,南控楼烦、白羊,势力十分强大,并经常侵扰汉朝西北部边境。见《史记·匈奴列传》。后泛用以代指侵扰中国边境的西北部少数民族

  • 屠瓌智

    【生卒】:851~902【介绍】:字宝光,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累举不第后随钱镠起兵,后任指挥使、常州刺史、越州指挥使等职,因讨徐绾、许再思叛乱,为其所害。《全唐诗》存其《咏

  • 白居易卷

    谢思炜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为《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丛书之一。27万字。共收诗412首。书前有长篇介绍性文字“白居易的生平与创作”。附录三:一为“与元九书”;二为“白居易生平创作简

  • 意中

    心中,心里。白居易《寄题盩屋厅前双松》:“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

  • 青州从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意谓好酒的酒力可直到脐部。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