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声调是汉语所固有的,只是在不同时期音值不同。至南朝齐时沈约、周顒等人认识到四声的不同,将平、上、去、入四声的变化特征应用于诗文创作,开始讲求诗歌格律,至唐代,格律诗形
亦作“怪底”。①惊怪。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②难怪;怪不得。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六拍》:“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
形容树木挺拔。慧宜《秋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木落树萧椮,水清流㵳寂。”
【介绍】:张九龄《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诗句。二句写津亭晓望所见海上景色:水天相映,一片碧蓝;旭日东升,海边抹红。色彩绚烂,一派生机。
【介绍】:司空曙作。诗写钓罢归村情景。以“不系舟”为诗眼,抒写超然脱俗、无羁无束的闲逸之情。心思灵悟,构意精巧。明陈继儒评云:“自然雅致,别有一种天趣。”(《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生卒】:565—648【介绍】: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李德林之子。因幼年多病,祖母以“百药”名之。新、旧《唐书》有传。幼年即有“奇童”之称。隋开皇初为东宫通事舍人,迁太子舍人,兼东宫学士。
妻子与幼子。形容居家和睦闲逸的生活。典出南朝梁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之八:“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韩愈《感春五首》
【介绍】:高适作。一作《夜别韦司士》。司士,即司士参军事,州郡佐吏,掌津梁、舟车、舍宅等。这首送别诗约写于天宝二年(743)春,时作者客居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诗写作者客中送客、月夜饯别时的惆怅之情和
【介绍】:杨炯作。赵纵,生平不详,是作者友人。此诗因送赵氏还故乡,故用战国时赵惠文王所得和氏璧为典,以赞赵氏。结句以明月满川寄以光明前程,显得语浅而情深。
【介绍】:崔涂作。见《巴山道中除夜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