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颈联。以自然界的规律寓事物发展的不可逆性,以见人世沧桑,新陈代谢,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富于哲理意味,读来使人振作。
【介绍】:唐代诗人。成都(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一说即韦应物永泰元年(765)前后在洛阳所作《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诗之“雍聿之”。贞元前后在世。数举进士不及第,漂泊潦倒于四方。诗长于绝句,多咏物
犹袁公卧雪。白居易《雪中酒熟欲携访吴监先寄此诗》:“陈榻无辞解,袁门莫懒开。”
【介绍】: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唐末著名诗人郑谷之兄。余不详。《全唐诗》存诗3首。
即嵩山。在五岳中方位居中,故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北。顾非熊《天津桥晚望》:“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
【生卒】:?—689【介绍】:雍州蓝田(今属陕西)人。少善属文。累迁左史。高宗麟德元年(664),因与被杀之上官仪善,出为顿丘令。后入朝,累授中书舍人。武后临朝,迁吏部侍郎,不称职,甚为时谈所鄙。寻贬
【介绍】:高适作。天宝十一载(752)秋写于长安。李九,即李翥,时为京兆府士曹参军。这首短诗风格旷远而苍劲,寥寥数语,即刻划出壁画中秋云万里、氛氲飞动的景象,使人如见其画。
王拾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这是一部介绍元稹生平的传记,前有代序:“元稹其人”,下分九章介绍元氏一生事迹:贫困而激奋的童年、“结托萧娘只在诗”、锋芒初试的左拾遗、无私的监察御史、江陵谪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醉行大泽中,有大蛇当路,高祖拔剑斩之。薛逢《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韩非子·七术》载:越王勾践正考虑怎样伐吴,乘车出见怒蛙,于是扶轼致敬,意欲让士兵像怒蛙一样重气轻生。后因以“勾践礼”为咏蛙之典。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