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人,字少文。宗炳有文才,精研佛理,性好山水,与庐山释慧远交游,朝廷累征不赴。事见《宋书·宗炳传》。后因用以借指信佛不仕的隐逸之士。司空曙《赠庾侍御》:“准应逐宗炳,内学愿为师。”
《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后以“下山”借指妇女被丈夫遗弃。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介绍】:中唐时人。钟陵从事李公佐之仆,执役三十年后,忽留诗一首,凌空飞跃、成仙而去。《全唐诗》收其诗1首。
【介绍】:宪宗元和年间进士及第,后曾至岭南。余无考。《全唐诗》存诗2句。
【介绍】:杜牧《独酌》诗末二句。用《庄子·齐物论》事:“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是说大小是相对的。秋毫虽小,还有更小的东西;泰山虽大,还有更大的东西。人生在世就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生卒】:760—?【介绍】:字厚之。自号庐山山人。郡望武都(今属甘肃),祖籍凤翔(今属陕西),家居蜀郡(今四川成都)。大历末栖青城山,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专心读书,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
即华亭鹤唳。多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感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刘禹锡《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参见“华亭鹤唳”。
张祜撰。该书十卷,为诗集,收诗469首。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北京图书馆藏宋蜀刻本影印,收入《宋蜀刻本唐人集丛刊》。李致忠在跋文中认为该书是搜罗张诗最全、刻印最善的本子。
寺名。在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北)。许浑有《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人》诗。
西晋末晋元帝南渡长江,建都建业,中原士族相随而往,史称“衣冠南渡”。在唐诗中以此喻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南逃。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