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张籍、王建的并称。二人年龄相同,情谊深厚,多相互酬赠之作,都擅长乐府诗,风格相近,后人因并称之。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
诗集。唐李峤撰。李集原有五十卷,至宋殆佚。自唐以降,流传世间的是其杂咏诗。《新唐书·艺文志》于五十卷外,别出《杂咏诗》十二卷,《崇文总目》同。《宋史·艺文志》除《李峤诗》十卷外,又有《李峤新咏》一卷(
【生卒】:822—908【介绍】:唐代高僧。俗姓曾。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年十二游莆田玉润寺,留为童侍。十七落发。大中中,北游吴楚、梁宋等地,受戒于幽州。咸通六年(865)归福州芙蓉山。十一年(87
①持;拿。裴夷直《观淬龙泉剑》:“击磨如不倦,提握愿长从。”②携手。谓交往。高适《答侯少府》:“提握每终日,相思犹比邻。”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前蜀后主时为翰林学士。咸康元年(925),从后主出游,至剑州西,遇猛兽搏人而去,浩弼奉诏作诗纪之。《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三七。
【介绍】:唐代散文家。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三年(862)游任城,题李白酒楼。七年(866)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辟湖南从事。约乾符元年(874)为京兆司功参军,主京兆府试。三年
二鲍,指东汉时的鲍永和鲍恢。鲍永为司隶校尉,敢于弹劾贵戚;鲍恢为都官从事,亦不避强权。连皇帝都说:“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后以为执法严明、不畏权贵的典范。李瀚《蒙求》:“三王尹京,二鲍纠慝。”
见“七里濑”。
【介绍】:李商隐作。王十二是其岳父王茂元之子王瓘,畏之员外是诗人的连襟韩瞻。此诗抒写对亡妻的深切悼念和自己寂寞凄凉的情怀,悼亡和自伤融为一体。前六句从各个侧面写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伤悼之情,今日歌管、旧时
【介绍】:渤海国(今吉林、辽宁一带)人。渤海王大钦茂大兴二十二年,即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为聘日副大使,出使日本,与日本朝臣有诗唱和。余不详。《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