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沈佺期

沈佺期

【生卒】:656?—714?

【介绍】:

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排行三。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授协律郎。武后时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书成,转考功员外郎。长安二年(702)迁给事中。遭劾入狱,未究被释。神龙元年(705)因谄附张易之,流放驩州。遇赦,稍迁台州录事参军。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世称“沈詹事”。佺期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诗风靡丽,但也有一些内容充实、情韵颇高的作品,如写征人思妇哀怨的《杂诗》三首、《独不见》等均为后人传诵。至于其流放驩州期间诸作,如《过七盘岭》、《岭表逢寒食》、《驩州南亭夜望》、《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情真意切,洗削铅华,更与应制之作迥然不同。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历来被视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他们的律诗,不仅声律精切,属对工巧,“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新唐书·宋之问传》),而且着意追求构思和意境的创新,使诗歌艺术较之古体诗更为凝练含蓄,工巧有致,完成了诗歌体制的一大变革。沈佺期诗作气度宏大高华,尤长于七律,对七律体制的规范化较宋之问作用更大。他创制的七律,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七律之冠(《诗薮内编》卷四)。名篇《独不见》一气盘旋,情韵具足,姚鼐说其“高振唐音,远色古调”(《今体诗钞》卷一)。原有《沈佺期集》十卷,久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一名《沈云卿集》、《沈詹事诗集》)。《全唐诗》编诗三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断句四联;《全唐文》存文六篇。陶敏有《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

【生卒】:656?—715?

【介绍】:

字云卿,行三,故人称沈三。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曾授协律郎,后迁通事舍人。圣历中,预修《三教珠英》。长安元年(701)迁考功员外郎,再迁给事中。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诛张易之兄弟,沈佺期因谄事张易之,坐流驩州(今越南荣市)。遇赦,量移台州录事参军。后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终太子少詹事,世称“沈詹事”。玄宗开元初卒。新、旧《唐书》有传。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俱以律诗见称,时号“沈宋”。二人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可以说,律诗到沈宋时期,才真正进入自觉的阶段,近体诗的诗律规范基本定型化。赵翼曰:“至唐初沈、宋诸人,益讲求声病,于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如圆之有规,方之有矩,虽圣贤复起,不能改易矣。”(《瓯北诗话》卷一二)沈、宋并称,但各具特色。胡应麟曰:“沈、宋本自并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诗薮·内编》卷四)现存诗约160首,《全唐诗》编为3卷。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猜你喜欢

  • 初唐四杰

    指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已将四子并称。《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

  • 苏替

    【介绍】:唐代人,生平无考。或疑即苏晋之误。《全唐诗逸》收诗1首。

  • 许彬

    【介绍】:一作许郴、许琳,疑有误。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与诗人郑谷为同时人,因累试不第,飘游至老而归,郑谷有《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诗相赠。咸通间与张乔等齐名,擅为五律,而气格卑下,无甚可观。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介绍】: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云梦泽,古代大泽名,跨长江南北。二句极写洞庭湖浩瀚无际、洪波汹涌的壮阔景象。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 仲宣哀

    王粲博学多才,但郁郁不得重用,尝作《七哀诗》、《登楼赋》以抒发失落郁闷之情。后因以“仲宣哀”为抒发怀才不遇之痛的典故。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参见“仲宣”。

  • 赵牧

    【介绍】:大中、咸通间,累举不第,遂放浪江湖。为诗效李贺体,“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迹”,“尤工轻巧”(王定保《唐摭言》)。《全唐诗》存诗1首。

  • 东壁

    本星宿名。因在天门之东,故称。《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后因以称宫廷藏书处,亦以为咏文治之典。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陆龟

  • 齐己

    【生卒】:861—940。一说863?或864—937?,误【介绍】:唐末五代诗僧。己,又误作已。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长沙大沩山同庆寺佃户子。幼聪颖,七岁为寺中牧牛,

  •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介绍】:韦应物作。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东北部。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以嘉陵江汹涌、喧闹之声为喻,说明人之心性在遇到外物相激时必然会产生强烈反应,表达了诗人对物性人情的感悟认识。清沈德潜评云:“两

  • 郑侨

    即春秋郑国相公孙侨,历事定公、献公、声公三朝。后以“郑侨”指代辅弼重臣。杜甫《奉赠卢五丈参谋》:“入幕知孙楚,披襟得郑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