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杨炯

杨炯

【生卒】:650—693后

【介绍】:

唐代诗人。排行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幼聪明博学,善属文。高宗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为薛元超表荐,任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武后垂拱元年(685),为从父弟杨神让所累,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其后,在洛阳宫内习艺馆任职。如意元年(692),出任婺州盈川(今浙江衢州)令。长寿二年(693)以后卒于任所。世称杨盈川。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四杰。炯闻之,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以为“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两《唐书》本传)然就现存作品看,成就不及卢、王。诗歌擅长五律,以边塞题材最为突出,《从军行》、《出塞》、《紫骝马》等,表达了立功边塞、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气势昂扬,风格豪放,格律亦已比较完整。一些纪行诗篇,如五古《广溪峡》、《巫峡》、《西陵峡》等,描绘了壮丽多姿的山川景色,令人耳目一新,也可见其对诗歌题材的积极开拓。所作骈文,大多为应酬奉迎之作,堆砌词藻典故,无甚特色,就是一些较好的作品,也只是抒写个人功名未遂的伤感之情。唯《王勃集序》,记述了王勃改革“上官体”淫靡诗风的功绩,以“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盛赞王勃的创作,表现了作者与之同调的革新精神,颇值得重视。原有文集三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七著录《盈川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二》又著录《家礼》十卷,均已散佚。现存最早的是明万历童佩辑录编次的《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以后,崇祯年间张燮又辑有十三卷本。今有徐明霞校点本《杨炯集》。《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闻一多有《杨炯年谱》,傅璇琮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生卒】:650~703、704间

【介绍】:

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永隆二年(681)为太子詹事府司直、充崇文馆学士。为人“恃才简倨”,常嘲讽矫饰无实的朝官为“麒麟楦”,故不容于时。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其从弟参与徐敬业起兵事受牵连,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执教于洛阳习艺馆。晚年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境内)县令,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新、旧《唐书》有传。有《盈川集》行世。《全唐诗》录诗33首,编为1卷,五律居多。《全唐诗补编·续拾》补收2首。炯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边塞诗,诗中洋溢着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雄放。其他唱和、纪游之诗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猜你喜欢

  • 阮校尉

    指阮籍。籍曾任步兵校尉,故称。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时,放浪形骸。卢纶《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琴师阮校尉,诗和柳吴兴。”

  • 柳宽

    【介绍】:见柳公绰。

  • 骑省

    晋代著名文学家潘岳曾“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见晋潘岳《秋兴赋》序。后因以“骑省”美称才德俱美之人。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武元衡《酬严维秋夜见寄

  • 蜀梼杌

    编年体断代史。一名《外史梼杌》。宋张唐英撰。二卷。自序云:“名曰《蜀梼杌》,盖取楚史之名,以为记恶之戒。”此书本《前蜀开国记》、《后蜀实录》,编年叙事,“于王建、孟知祥据蜀事迹,颇为详备。欧阳修二蜀世

  • 乞墅

    晋代谢安与其侄谢玄下围棋,以一幢别墅为赌注,谢玄输了,谢安对他外甥羊昙说:“以墅乞汝。”见《晋书·谢安传》。后因以“乞墅”为咏甥舅关系之典。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一首四十韵》:“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 白居易集综论

    谢思炜著。为《唐研究基金会丛书》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35.8万字。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探讨白集的版本源流,对其源流演变和现存白集的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下编从白氏的家世和早年

  • 韦青

    【介绍】: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玄宗时曾任金吾将军。安史乱中避居扬州。大历时卒。《全唐诗》存诗2句。

  • 下水船

    指五代沈颜。《十国春秋·吴·沈颜传》载,沈颜有词藻,琴、弈皆臻神境,时人称之为“下水船”,言为文精速,无所不载。

  • 紫髯将

    三国吴孙权生有紫胡须,勇敢善战,魏将张辽曾袭击他,但因不知其为孙权而放跑他而悔恨。事见《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后因以“紫髯将”称勇将。韩翃《送李中丞赴商州》:“当年紫髯将,他日

  • 李商隐评传

    ①刘维崇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出版。本书分生平、家世、交游、思想、作品五章,较完整地表现了李商隐的一生;廓清了历史上指责李商隐“忘家恩,放利偷合”(《新唐书》)的谬见;也指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