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求,一作球。成都(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性放旷疏逸,隐居味江山,世称“味江山人”、“唐山人”。昭宗时,王建帅蜀,召其为参谋,辞不就。求好苦吟,每有所得,即拈为丸投入大瓢中,数日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一般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补救,称“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相救和对句相救。参见“本句拗救”、“对句拗救”。
流沙,指西域地区。相传老子自函谷出关而西,点化胡人。后因以“之流沙”谓出塞或避世隐居。李白《古风》之二十九:“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介绍】:唐代诗人。字东蟾。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好学不仕。中和间,邓璠为袁州刺史,蟾曾有诗相贺。著《凤池本草庙堂丞镜》一百二十卷,广明乱后遗失。《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南部新书》癸
唐李贺撰,明曾益注。曾益,字谦,明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昌谷集》四卷,有明末刊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该注时有前人所未及者,如明人王思任谓之“立贺于旁,推心代口,一一诘之,
晋时,周居显位,其弟周嵩却认为他志大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过,无自全之道,后果被王敦所害。事见《晋书·周母李氏传》。李瀚《蒙求》:“济叔不痴,周兄无慧。”
孙琴安编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32万字。此书专选唐人七律。作者通过对《全唐诗》和300多种今存古代唐诗选本中七言律诗的反复审视和推敲,精选出210首,共74家,初、盛、中、晚各不
【介绍】:李贺作。这是首抒情长诗,是元和八年(813)春辞官归乡后不久所写。先写在长安为官的失意和遭遇的困厄,透露了辞官的原因;接着描述了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伤心吊影,自顾堪怜”的哀怨;最后描写
唐代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的合称。六人开元末年隐居于徂徕山,酣饮纵酒,时号“竹溪六逸”。见《新唐书·李白传》。
见“宋玉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