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寄韬光禅师

寄韬光禅师

【介绍】:

白居易作。约作于宝历元年(825)至二年,时任苏州刺史。韬光禅师,唐虔州(今属江西)天竺寺僧人,曾在灵隐寺出家。此诗描写了韬光禅师出家的杭、虔二天竺寺的风光,在写景之中也暗示出韬光禅师的经历,并能以景衬人,对韬光禅师予以赞誉。形式上在不破坏律诗格律的前提下,妙用连珠体,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圆润和谐。翁方纲云:“此等处,皆足见古人之脱化。”(《石洲诗话》卷二)陈衍评云:“此七言律创格也。惟灵隐、韬光两寺实一寺,一山门实两山门者,用此格最合。其余‘东西涧’、‘南北峰’、‘前后台’、‘上下界’,无一字不真切。故此诗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石遗室诗话》卷一九)

猜你喜欢

  • 支离

    ①分散;分裂。骆宾王《送宋五之问得凉字》:“愿言游泗水,支离去二漳。”元稹《蛮子朝》:“部落支离君长贱,比诸夷狄为幽冗。”②流浪,流离。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支离西北风尘际,飘泊东南天地间。”③

  •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介绍】:杜甫于宝应元年(762)作。严公,严武,时为剑南节度使、成都尹。宝应元年四月,代宗即位,召严武还朝,杜甫为其送行,并写了这首五言排律。诗中写代宗即位,朝政维新,召严入朝,将有重任。追叙了严武

  • 颜子

    即颜回。《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指安贫乐道的贤德之士。罗隐《秋寄张坤》:“吾徒自多感,颜子自箪瓢。”参见“颜回”。

  • 沈千运

    【生卒】:700?—759?【介绍】:排行四。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有终隐之志。为时所重,号曰“沈四逸人”、“沈四山人”。与高适、元结友善。千运工诗,气格高古,质胜于文,与浮艳时习

  • 唐诗与音乐轶闻

    乐维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10.4万字。全书由五十余篇散文组成,描述了种种与唐诗有关的音乐轶闻。分玉笛篇、古琴篇、琵琶篇、觱篥篇、拍板篇、歌咏篇、乐伎篇、制乐篇、知音篇,合计九篇。行文活

  • 严公贶

    【介绍】:唐代诗人。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中举进士不第,柳宗元有赠序送其归兴元觐省。后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幕从事,元和元年(806)奉命至长安告捷。能文,权德舆称其“以修词为州党所荐”

  • 玄武山

    山名。在今四川省中江、三台二县间。卢照邻有《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诗。

  •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介绍】:李白作。崔叔封,为长安县尉。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清河大房崔氏有叔封,乃同州刺史崔子源之子,或即此人。少府,县尉之别称。昆季,兄弟。此诗以诸葛亮自比,而将崔氏兄弟比做善于识人的崔州平和厚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介绍】: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首二句。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此以后,文人咏秋多悲秋。而此二句一反过去悲秋的情惆,唱出了秋日胜春的豪迈歌声。足见诗人襟怀高阔,抱

  • 折剑头

    【介绍】:白居易作。折剑头,指折断的剑头。此诗当是诗人于元和二年(807)至六年在长安所作。全诗通过对折剑头的描写与议论,表达出诗人为官正直,不畏权贵的崇高品质。以物喻人、联想丰富,以对比作结,发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