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薛宣为临淮太守,有二人争一匹缣,都自称是自己所有,薛宣命截开缣分给二人,无故争夺者称谢,而真主人喊冤,从而判明是非。见汉应劭《风俗通义》。后因以“绝缣”谓明辨是非。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绝
僧人穿的袈裟。平铺为方形,故称。法照《送清江上人》:“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亦用为僧人代称。司空曙《题凌云寺》:“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介绍】:疑即潘佑,《全唐诗》收《送人往宣城》一诗,又见潘佑诗,内容全同。
《汉书·郑崇传》:“郑崇字子游……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因以“听履”咏尚书或指直臣向帝王进谏。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鉴,听履
【介绍】:张籍作。系乐府旧题。三首诗分别指出荒凉的边地却是重要的丝绸之路的必由之路;但胡兵时常侵扰,却使来往行商缺乏安全感;边将们虽深蒙国家之恩却消极怠惰,无力靖边。诗作意境平淡而生动,寓意微讽,似浅
立即,马上。居遁《偈颂》之五八:“母来寻见儿还见,当下回颜不作声。”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断金”喻同心协力或情义深厚。权德舆《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书所怀》:“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
(péi huí)①犹彷徨。奔走不定貌。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生涯一灭裂,岐路几裴徊。”②周旋。李白《日出行》:“其始与终古不息,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
【生卒】:?—727【介绍】:唐代诗人。字戫。瀛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初为磁州司仓。坐事免职,乃栖迟山林,不求仕进,达三十年。与张说、卢藏用友善。征拜右补阙,历左史、凤阁舍人,出为并州司马。玄宗开元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楚国有人给燕国相国一封书信,因夜间举烛而写故误书“举烛”二字于书信中。燕相国从楚人误写的“举烛”中领悟到荐贤治国的道理。李峤《烛》:“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