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和答诗十首

和答诗十首

【介绍】:

白居易作于元和五年(810),时元稹因与宦官争厅,被贬江陵。临行前诗人赠新诗二十首给元,元到江陵后回赠十七首,诗人于其中挑尤佳者和答十首,并作序。十首皆为五古,从题目看除第一首外皆为咏物诗,“率有兴比,淫文艳韵无一字焉”。如《和大觜乌》看似一篇写乌的寓言故事,实是讽刺朝廷中丑恶现实。又如《答箭镞》也是通过比喻讽刺皇帝无主见,听信群小之言而贬元稹。全诗用比,议论高绝,极富战斗力和批判性。再如《和松树》以松喻具有坚贞、高洁品格的君子,以槐喻趋炎附势无节操的势利小人。全诗在比兴中夹杂对比,使形象更生动,说理更有力。

猜你喜欢

  • 偏露

    指丧父。谓失去荫庇保护。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 昌谷读书示巴童

    【介绍】:李贺作。巴童,或当为四川籍的书童。诗写灯光昏暗,药气浓郁,可见其家境贫寒,身体多病;正是在这虫响宵寒的深夜,他仍在苦读苦写,可见其学习、创作的苦辛;正是在这贫寒困苦、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小巴童

  •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介绍】: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末二句。若为,怎能。房融《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诗:“谁怜乡国梦,从此学分身。”又《坛经》:“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句当从此化出。极写对故乡和

  • 声律

    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亦特指诗词格律。王周《自喻》:“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

  •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介绍】: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句。疮痍,疮伤,指百姓的疾苦。蝥(máo毛)贼,食禾苗的害虫,比喻豪夺吏。二句是杜甫对韦讽的属望,表现了他一贯“忧黎元”的爱民思想和对豪夺吏的痛恨。

  • 野狐泉

    【介绍】:罗隐作。《全唐诗》题注:“在百丈山后。昔怀诲禅师说法,有老人来听经,曰:‘堕落此山,今大幸矣。’明日,一老狐毙崖下。百丈山在江西南昌府奉新县”。此诗借咏此事揭露社会上的邪恶势力,他们乔装打扮

  • 唐传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其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之。“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小说《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人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之后的事。唐代以前,

  • 老气横秋

    老年而气势雄浑。语出杜甫《送韦评事赴同谷判官》:“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后多用以形容老练自负,缺乏朝气。宋楼钥《题杨子元琪所藏东坡古木》:“东坡笔端游戏,槎牙老气横秋。”

  • 依前

    依旧。许棠《献独孤尚书》:“虚抛南楚滞西秦,白首依前衣白身。”

  • 王德辇

    【介绍】:见王仁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