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崧卿撰。方崧卿,字季申,莆田(今属福建)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官至京西转运判官。自中唐迄北宋,韩集传本为校雠者淆乱,方崧卿出而整理,始得正本清源。淳熙十六年(1189),方氏刻韩集于南安军
【介绍】:张祜《题惠山寺》诗句。诗题一作《常州无锡县惠山寺》。诗句从声、色两方面写出惠山寺的幽静清雅,语平景实,余味悠然。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后因用“偃草”谓道德教化的普及。窦常《奉使西还早发小磵馆寄卢滁州迈》:“清风时偃草,久旱或为霖。”
【介绍】:柳宗元作。诗中多用典,借历史以抒胸臆,可谓借古讽今之作。观诗意,盖以讽当时盗杀武元衡事。元衡为相,宅在京师靖安里。元和十年(815)六月,将朝,出里东门,有贼自暗中突出射之,从者散走,遂遇害
【介绍】:唐代文学家。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中,应日试万言科,宰相召之,答以“请俟见帝”。宰相大怒,奏废万言科。因无成而归,放浪于杯酒间,潦倒终身。为人才思敏捷,辞学富赡。初试于湖南
唐王棨作。此系律赋,以“律变新秋萧然遂起”为韵。赋较简短,但写悲秋情怀,极为苍凉,而咏物造境,又极为雄浑,融汇了古今人悲秋的共同情感。其中警句颇多。李调元指出:“其警句云:‘倏摇曳于红梁,潜催归燕;乍
【介绍】:刘禹锡作。作者在连州时,曹璩自称山夫以投刺,表达望倚山以扬名之意。作者告诉他“在己不在山”。后曹归隐会稽,乞词于刘,刘作此诗以鉴其志。首联将曹璩引为知己,次联写简约冲淡之志趣,三联勉其学有所
①指泰山五大夫松。秦始皇登泰山,曾避雨松树下,因封之五大夫松。后误为五株松树,故名。李商隐《五松驿》:“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②指五松山。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置
见“浮海”。
【介绍】:唐代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玄宗时人。开元中,为左司员外郎、户部郎中,官至江西采访使、洪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二、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