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郢都的路途。亦代指文坛歌场。李白《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参见“郢曲”。
①正反;前后。包融《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刘长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②犹四面八方。皇甫冉《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佛寺、道观中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场所。李端《同司空文明过坚上入故院》:“无人知是旧,共到影堂中。”杜光庭《题本竹观》:“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介绍】: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后两句。写池塘中的采莲女因裙与荷叶同色,脸与荷花共美,故而不能分辨,只有用“闻歌始觉”加以道明。诗人以清新活泼之句,写出采莲女的青春美丽与欢乐。钟惺评曰:“从‘乱’字
【介绍】:见张轸。
喻利剑。胡曾《平城》:“当时已有吹毛剑,何事无人杀奉春。”
【介绍】: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滕迈父。唐进士,历太学博士、茂王傅,大和三年(829)以右庶子致仕。《全唐诗》收诗1首。
【介绍】:李白《夜下征虏亭》诗句。岸边山花似姑娘美丽的莲腮,江中渔火似明灭的“流萤”,联想很富有诗意。绣颊,古时女子用丹脂饰颊,称为绣颊。江火,指江船的灯火。
【介绍】: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颔联。歌喉婉转的黄莺争抢向阳的树枝,南方飞回的燕子忙碌地啄泥筑巢,二句以莺燕为描写对象,把大自然萌发的春意生动地表现出来。并以“早”字和“新”字点明是初春季节。语言明快清
【介绍】:高宗时人。调露二年(680)与人同赋《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全唐诗》存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