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公伯

公伯

指公伯寮。春秋鲁人,孔子弟子。曾向鲁大夫季孙谮败子路。《论语·宪问》:“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后或代称诬陷他人者。萧颖士《江有枫一篇十章》之十:“公伯之愬,则如予何?”

猜你喜欢

  • 潘江

    南朝梁钟嵘《诗品·晋黄门郎潘岳》:“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后世因以“潘江”形容文才赡富。骆宾王《和李明府》:“藻掞潘江澈,尘虚

  • 陆德明

    【生卒】:约550—630【介绍】:唐代经学家。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陈时,释褐为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隋炀帝时擢秘书学士。迁国子助教。唐武德中,秦王李世民征为文学馆学士,补

  • 马友鹿

    【介绍】:武则天时人,曾任博城县令,又曾陪勅使祭岳。《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全唐诗》卷八八七亦录此诗,失其本名,只题官称,作马令。或作马麾。

  • 中和

    ①指中和节。陈羽《和王丞相中和日》:“节应中和天地晴,繁弦叠鼓动高城。”参见“中和节”。②儒家所主张的一种使天下万物达于和谐状态的境界。刘长卿《送梁郎中赴吉州》:“旧官移上象,新令布中和。”

  • 鵁鶄

    【介绍】:陆龟蒙作。鵁鶄,一种水鸟。此非咏物之作,是一首寓言诗,警喻世人且莫因追逐名利,而陷于危途,当防微杜渐,而洁身自好。“名误”二字,一篇主旨。

  • 颓玉

    形容酒醉的样子。胡宿《忆荐福寺牡丹》:“尊前可要人颓玉,树底遥知地侧金。”参见“玉山颓”。

  • 弃杖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后因以“弃杖”比喻绝处逢生。张说《喜度岭》:“弃杖枯还植,穷鳞涸更浮。”

  • 黄山

    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长江以南。秦代称黟山,唐代天宝六载(747)改今名。相传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横亘于黄山市及歙县、休宁、黟县等县市间,方圆500里,主峰光明顶海拔1841米,最高峰莲花峰

  • 永嘉浦逢张子容

    【介绍】:孟浩然作。见《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 飞锡

    ①谓高僧等执锡杖飞空。刘长卿《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知到应真飞锡处,因君一想已忘言。”②指僧人游方。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飞锡方独往,孤云何事来。”③借指高僧。刘长卿《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