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赋
文体名。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的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郑振铎称为俗赋(《中国俗文学史》)。其特点有四:一、基本上是叙事文学;二、大量运用问答对话;三、带有诙谐嘲戏的性质;四、大体上是散文,句式参差不齐,押韵不严,也有全篇用五言的。现已发现的俗赋作品有:《晏子赋》一篇、《韩朋赋》一篇、《燕子赋》二篇(一篇为散体,一篇为五言诗体)、《书》(以上作品内容均详后各条)、《茶酒论》、《孔子项托相问书》等,这些赋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比较生动、曲折,它们显然吸收了小说和寓言的写法,这对赋体的功能是一个极大的开拓。它们的语言以散为主,但力求疏散中有整饬,特别注意吸收民间口语、日常俗语,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显得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它的情调以幽默、诙谐为主,然寓庄于谐,并不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知识的追求。俗赋常用的对问形式,早在先秦宋玉的赋作(如《风赋》等)便已有之;其寓言性质,可追溯至《庄子》;其诙谐幽默作风,特别是它们的大量吸收口语,与王褒《僮约》、曹植《鹞雀赋》、左思《白发赋》、袁淑《鸡九锡文》、《驴山公九锡文》等一脉相承;它的类似小说的情节,说明它与小说存在着渊源关系。赋与变文也有一定的关系,变文中常采用四、六言句式,与俗赋比较接近。上述俗赋作品除个别作品产生时代有争议(如《韩朋赋》)外,一般都可确定为唐五代作品。它们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在辞赋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赋代表着赋向俗文学发展的一流,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