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韦处厚

韦处厚

【生卒】:773-828

本名淳,字德载,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元和进士,任兵部侍郎诸官,喜直言,于政多有匡补。后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晚年尤好释氏。曾预撰《德宗实录》、《元和实录》等。(,参见《新唐书》)


【生卒】:773—829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德载。本名淳,避宪宗讳改。通《五经》,博览史籍,文思赡远。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初为秘书郎,迁右拾遗,并兼史职。参与修《德宗实录》,时称信史。穆宗以其学有师法,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时判度支张平叔欲官自粜盐,处厚条件驳奏,其事遂寝。敬宗立,拜兵部侍郎。文宗即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封灵昌郡公。在相位,务在济时,以理财制用为本,撰《大和国计》。性嗜文学,聚书逾万卷,多手自刊校。奉诏修《元和实录》,其统例取舍,皆处厚创起。暴疾一夕而卒,人共惜之。


【生卒】:773—829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德载。本名淳,避宪宗讳改。通《五经》,博览史籍,文思赡远。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初为秘书郎,迁右拾遗,并兼史职。参与修《德宗实录》,时称信史。穆宗以其学有师法,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时判度支张平叔欲官自粜盐,处厚条件驳奏,其事遂寝。敬宗立,拜兵部侍郎。文宗即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封灵昌郡公。在相位,务在济时,以理财制用为本,撰《大和国计》。性嗜文学,聚书逾万卷,多手自刊校。奉诏修《元和实录》,其统例取舍,皆处厚创起。暴疾一夕而卒,人共惜之。


【生卒】:773—829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德载。本名淳,避宪宗讳改。通《五经》,博览史籍,文思赡远。宪宗元和元年进士。初为秘书郎,迁右拾遗,并兼史职。参与修《德宗实录》,时称信史。穆宗以其学有师法,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时判度支张平叔欲官自粜盐,处厚条件驳奏,其事遂寝。敬宗立,拜兵部侍郎。文宗即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封灵昌郡公。在相位,务在济时,以理财制用为本,撰《大和国计》。性嗜文学,聚书逾万卷,多手自刊校。奉诏修《元和实录》,其统例取舍,皆处厚创起。暴疾一夕而卒,人共惜之。


猜你喜欢

  • 姚黄眉

    【介绍】:北魏时人,羌族。后秦国君姚兴子。姚泓被灭,黄眉归魏。明元帝厚礼待之,封陇西公,尚阳翟公主。太武帝即位,迁内都大官,后拜太常卿。为人宽和温厚,希言得失。

  • 谢赫

    【介绍】:南朝齐人。工人物,尤善摹人物容貌,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点刷精研,意存形似,目想毫发,皆无所失。至于气韵精神,未穷生动之致。著有《古画品录》一卷以等差前记代及当世画家优劣。

  • 异牟寻

    【生卒】:754—808【介绍】:唐时南诏国王。阁罗凤孙。幼从汉人郑回习汉文典籍。代宗大历十四年嗣位。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改国号大蒙为大理。曾与吐蕃并力攻唐,吐蕃封为日东王。后听郑回言,于贞元十

  • 陈昌积

    【介绍】:明江西泰和人,号两湖。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尚宝少卿,兼翰林院学士。师事王应电,工诗文。有《陈两湖集》和《松风轩藏稿》。

  • 黄琛

    【介绍】:明福建将乐人,字廷献。正统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江西左布政使,累官南京户部侍郎。尝清理苏、松粮储,稽核严明,有能声。寻奉命巡四川,以年老力衰,还任后不久即卒。

  • 王无党

    直隶万全(今属河北)人。康熙晚期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历官至总兵、提督,任贵州、湖广、浙江等处。雍正、乾隆中,数次率部用兵西南苗疆,平定台拱,九股苗上层暴乱,疏陈善后事宜。后以病罢官。卒后谥壮悫。【介绍

  • 姚最

    【介绍】:南朝梁陈间吴兴人。尝继谢赫《古画品录》为《续画品》一卷。凡所论断,出以俪词,气体雅俊。

  • 韦休之

    猷之弟。起家安州左将军府城局参军。谦和守正,不以言行忤人。位至安西将军、光禄大夫。卒。(,参见《北史》)

  • 武隆阿

    【生卒】:?——1831姓瓜尔佳。满洲正黄旗人。提督七十五之子。嘉庆初年,以健锐营前锋参加川陕楚白莲教之役,升副都统。历官广州潮州镇、福建台湾镇总兵至直隶提督,山东巡抚。道光六年(1826)充钦差大臣

  • 吴宝信

    【介绍】:宋宁国宣城人,字叔诚。以荫为龙泉令。元兵夺临安城,宝信随张世杰等至福州,转泉州,会蒲寿庚以泉州降元,宝信率淮兵百人力战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