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陆倕

陆倕

【生卒】:470—526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佐公。陆慧晓子。少勤学,善属文。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岁。年十七,举州秀才。与兄陆僚、陆任并有美名,时称三陆。与沈约、谢朓等共为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梁武帝天监初,为右军安成王主簿。武帝爱其才,命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累迁扬州大中正,太常卿。有文集。


【生卒】:470—526

字佐公,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少勤学,善作文,州举为秀才。齐竟陵王子良招为西邸学士。累迁议曹从事参军、庐陵王法曹行参军。梁历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庶子、守太常卿。所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深为梁武帝嗟赏。普通七年卒,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参见《南史》)


【生卒】:470—526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佐公。陆慧晓子。少勤学,善属文。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岁。年十七,举州秀才。与兄陆僚、陆任并有美名,时称三陆。与沈约、谢朓等共为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梁武帝天监初,为右军安成王主簿。武帝爱其才,命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累迁扬州大中正,太常卿。有文集。


【生卒】:470—526

字佐公,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少勤学,善作文,州举为秀才。齐竟陵王子良招为西邸学士。累迁议曹从事参军、庐陵王法曹行参军。梁历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庶子、守太常卿。所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深为梁武帝嗟赏。普通七年卒,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参见《南史》)


【生卒】:470—526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佐公。陆慧晓子。少勤学,善属文。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岁。年十七,举州秀才。与兄陆僚、陆任并有美名,时称三陆。与沈约、谢朓等共为齐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梁武帝天监初,为右军安成王主簿。武帝爱其才,命撰《新漏刻铭》、《石阙铭记》。累迁扬州大中正,太常卿。有文集。


猜你喜欢

  • 王宗

    【生卒】:1268—1328【介绍】:元河间路河间人,字伯川。世代为医。初任保定路医学正,迁衢州路教授,再擢河间路教授。

  • 刘滋

    【生卒】:729-794字公茂。以门荫授太子正字。贞元二年由吏部侍郎迁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相后,谦退谨慎,无所作为,旋被罢知政事。撰有《续说苑》十卷。(,参见《新唐书》)【生卒】:729—

  • 卢元辅

    【生卒】:774—829【介绍】:唐滑州灵昌人,字子望。卢杞子。少以清行闻于时。进士及第,授崇文馆校书郎。杞死,德宗念之不已,特恩拜元辅左拾遗,历杭、常、绛三州刺史。考课最高,诏授吏部郎中,累进兵部侍

  • 杨允孚

    【介绍】:元吉安吉水人,字和吉。顺帝时为尚食供奉官。撰《滦京杂咏》,凡山川物产、典章风俗,均以咏歌纪之。其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详,诗下自注,亦皆赅悉,为元典章风俗之重要参考资料。

  • 黄之隽

    【生卒】:1668—1748【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堂。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编修。曾提督福建学政。坐事罢官。性喜藏书,工诗文,著述甚富。有《堂集》,又集句为《香屑集》。

  • 施是式

    【介绍】:清江苏娄县人,字志学,号梓霞。监生。书画入能品,诗清奇瘦透。有《道园稿》。

  • 郑刚中

    【生卒】:1088—1154【介绍】:宋婺州金华人,字亨仲,号北山。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桧所荐,不敢言和议之非。后充陕西分画地界使,金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

  • 桑仲

    【生卒】:?—1132【介绍】:宋人。高宗建炎间为盗,占据襄阳,朝廷命为镇抚使。适刘豫僭号,上疏请正豫罪,受命节制应援京城军马。因欲会兵攻金州王彦,为部下霍明所杀。

  • 嵇永仁

    【生卒】:1637——1676字留山。江苏无锡人。诸生。熟悉朝章典故,著有《集政备考》一书;通医学,著《东田医补》,擅长诗词,著有《竹林集》、《葭林堂诗》。为闽浙总督范承谟幕僚。康熙中,耿精忠响应吴三

  • 沈演之

    【生卒】:397—449字台真,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好学,州举秀才,历任嘉兴、钱唐、武康令,所至有政绩。元嘉十二年受使赈恤灾民,开仓济粮,决遣疑狱,为时人所称。累迁至侍中、右卫将军。元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