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行馀
【生卒】:?—835
【介绍】:
唐人。宪宗元和时,登进士第。累擢京兆少尹。尝路遇京兆尹刘栖楚,不避道,栖楚捕其导从系之,行馀移书论辩,栖楚不能答。文宗大和中,迁楚州刺史,移汝州,入为大理卿。素与李训亲善,后训令其募兵,授邠宁节度使。训败被杀。
【生卒】:?—835
【介绍】:
唐人。宪宗元和时,登进士第。累擢京兆少尹。尝路遇京兆尹刘栖楚,不避道,栖楚捕其导从系之,行馀移书论辩,栖楚不能答。文宗大和中,迁楚州刺史,移汝州,入为大理卿。素与李训亲善,后训令其募兵,授邠宁节度使。训败被杀。
【生卒】:?—494【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兴。齐武帝子。封随郡王,有文才。武帝永明中,为辅国将军。历仕侍中、中军大将军。海陵王延兴元年,萧鸾辅政,谋害诸王,子隆以才貌见惮,被杀。有文集,今存《
【介绍】:春秋时楚国公族。熊仪后裔。楚武王时大夫。武王三十五年侵随,随使少师至楚师讲和。伯比以少师侈,请羸师以惑之。王乃毁军而纳少师,少师以为楚军赢弱。后二年,随少师有宠于随君,伯比乃请伐随。少师力主
【生卒】:1187——1232字平叔,曹州(今山东菏泽)人。至宁末,恩赐获官,授鄜州洛郊主簿,察廉转威戎令,岁饥荒,报行省开仓赈货;地震,西夏乘机入侵,率部众击溃夏人。入补尚书省令史,除监察御史,上书
明末清初人,初名约翰亚当沙耳,姓方白耳。日耳曼国(今德国)人。明崇祯时入修改历法局供职。清顺治初,进西法所制《大清时宪历》颁行天下。历封太常寺卿,通政使等职,晋秩正一品。赐号通玄教师。康熙五年(166
宣武帝时,有勇将之称。行益州刺史,以不得为正,遂附梁。【介绍】:北魏人。骁果多谋。隶邢峦为统军伐蜀,所在克捷。诏行益州刺史,围涪城,蜀人大震。寻宣武帝复以羊祉为益州刺史,足闻而引退。后奔南朝梁武帝。
字伟长,司马遂曾孙。咸和时,为谒者仆射。永和中,迁征虏将军,监关中军事。为政暴虐,为地方所疾恨。后拥兵入蜀,自号梁益二州牧、成都王。桓温派朱序领兵征讨,兵败被俘杀。【生卒】:?—366【介绍】:东晋河
【生卒】:?—408【介绍】:北魏代人。为人多智有才。初为幢将,领禁兵。以功拜平远将军,封高邑公,出为中山太守,督司州之山东七郡事。初,道武帝叔父窟咄兴兵侵南鄙,题与之交结。帝衔之。天赐五年,有告题居
【介绍】:北魏皇族,鲜卑族。文安公拓跋泥子。袭爵。明元帝时居门下,出纳诏命。性明敏,奏事每合上意,赐爵元城侯。帝东巡,行右丞相,与奚斤共掌军国事,甚有声誉。后御叛,连失二将,帝欲斩之,时并州刺史荒淫怠
【介绍】:宋宁国府宣城人,字明用。自少隐居土山,好学工文词。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判户部度支,岁计羡余,奏免诸道供输一年。寻谪外。真宗大中祥符末起判三司,乞便郡,出知本州,政崇简易,讼狱
【介绍】:元平江路人,字师敬。陈谦之兄。顺帝至正间为江浙行省照磨,谒告还吴,张士诚据吴,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