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郑和

郑和

【生卒】:1371——1435

世称三保太监。云南人。初事燕王,从燕王起兵反朝有功,累升为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中,计二十八年,历事三朝,先后七次率舰队通使“西洋”。历亚非三十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为明初盛事。(二六,)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生卒】:1371或1375—1433或1435

【介绍】:

明云南昆阳人,本姓马,原名文和,小字三保,一作三宝,世称三保(宝)太监。回族。明初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累擢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永乐三年奉成祖命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按指南海以西即约自东经110°以西之海洋及沿海地方)。船队由苏州刘家河出海,有船二百余艘,其中极大的“宝船”有六十二艘。人员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五年还国。自第一次航行至宣德八年共二十八年间,奉命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卒于第七次航行归途中,一说宣德十年卒于南京。


猜你喜欢

  • 萧贯

    【介绍】:宋临江军新喻人,字贯之。萧谔子。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官大理评事。仁宗即位,进太常丞,历三司盐铁判官、刑部员外郎。出知饶州,迁兵部员外郎。召还,将试知制诰,未及试而卒。平生遇事敢为,不苟合于

  • 宋神宗武贤妃

    【生卒】:?——1107选入宫,元丰五年(1082),进才人。生吴王佖等。历美人、婕好。徽宗即位,进贤妃。卒,谥惠穆。

  • 石德

    【介绍】:西汉赵人。石庆子。庆卒,武帝以德嗣牧丘侯。任太常,祠不如令,失法罔上,坐法当死,赎免为庶人。

  • 邓祖禹

    蕲水(今湖北浠水)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武举,授沈阳守备。崇祯中,战卢沟桥,擒苗帅飞天王、张五保,以功升副总兵,辖德安、黄州。入援应城。被“贼”重围,兵败被俘,不屈死。

  • 顾湄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太仓人,字伊人。本惠安令程新子,新与顾梦麟善,梦麟无子,以湄予嗣。诸生。陈瑚弟子。工诗古文。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顺治末,为奏销案所累,乃不求进取。曾应徐乾学聘,助之校刊《通志堂

  • 教化

    #古剌之次子。初为速古儿赤,继袭父职。后平定必里阿秃的叛乱。天历元年(1328)八月,随从丞相燕帖木儿大战居庸关(今属河北)。因功升为拱卫直都指挥使、章佩卿。

  • 公孙康

    公孙度子。建安九年(204)承袭父位,继续割据辽东。十二年将投奔于辽东的袁绍之子袁尚斩首,送于曹操,被封襄平侯,拜大将军。卒后被魏文帝追赠大司马。(,参见《后汉书》)【介绍】:东汉辽东人。公孙度子。献

  • 陈谠

    【介绍】:宋兴化军仙游人,字正仲,一字仲甫。陈丰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积官至兵部侍郎。开禧中以敷文阁待制奉祠。学问该贯,文章不作险语而雅有典则。工书法,尤擅大楷。卒年八十二。

  • 张鹏

    【生卒】:?—948【介绍】:五代时镇州鼓城人。幼为僧,知书,善辩,喜大言,后还俗。后唐末帝用为供奉官。后晋出帝时累戍守边城。后汉隐帝乾祐初授镇州副使,为高行周左右所谮,被诛。

  • 高诩

    【生卒】:?—344【介绍】:十六国时前燕辽东人。西晋怀帝时,值永嘉之乱,避地隐居。东晋元帝建武初,慕容廆自称大单于,诩谒见之,拜为郎中令。慕容皝嗣立,迁玄菟太守。平卤仁功,封汝阴侯,转左长史。东晋康